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1 09:25:22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青海代表團參加審議。在聽取了8位代表圍繞堅持綠色協調發展、促進城鄉教育公平、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堅持精准扶貧脫貧等問題發表的意見後,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時期,必須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牧區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成功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們也要看到,目前我國仍有55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與過去相比,貧困面雖然大幅縮小,但仍有些底子薄、條件差、難度大的“硬骨頭”。扶貧工作任重道遠。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扶貧開發,不僅是惠及一個地區、造福一方百姓的事情,更直接關係到數千萬人民的福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一直是黨中央的重要關切。2015年11月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我國消除絕對貧困、決勝小康社會的強勁號角。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履行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成為擺在全黨面前的重要考驗。

  打贏脫貧攻堅戰,精准是成敗的關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脫貧攻堅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精准到戶、精准到人,找對‘窮根’,明確靶向”。“硬骨頭”的特點是難啃,背後原因複雜。貧困原因各不相同,對應的扶貧措施也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精准扶貧,正是扶貧工作科學性的體現。扶貧工作貴在精准、重在精准,制勝之道也在於精准。因此,確保貧困人口精准脫貧,就需要從“大水漫灌”轉變為“精准滴灌”,從“千篇一律”轉向“個性定制”。

  打贏脫貧攻堅戰,教育是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加注重教育脫貧,不能讓貧困現象代際傳遞。要更加注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文化素質的提高是實現自我脫貧的關鍵。在扶貧工作當中,必須下大力氣做好貧困地區的教育工作,教育政策要向貧困地區傾斜。這既是對民生底線、教育公平的守護,也是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後勁、縮小城鄉和區域差距的重要途徑,關乎國家的長遠發展。

  打贏脫貧攻堅戰,可持續性是根本目標。扶貧的根本不是短期濟困,而是解決發展能力不足問題。給錢給物給項目,可能解決貧困地區一時之困,但要使扶貧工作持續發揮作用,就必須努力恢復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發掘貧困地區特定的資源禀賦,為他們找到持續發展的條件和路徑。

  打贏脫貧攻堅戰,生態環境是守護底線。扶貧開發工作絕不能用污染換“富裕”,必須“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樣的發展才是最符合科學理念的發展,這樣的扶貧才是持續造福貧困地區群眾的良心扶貧。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猴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井岡山考察扶貧開發情況的講話言猶在耳。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對於貧困地區人民來說,更是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殷切期待。任務無比艱巨,行動刻不容緩,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齊心協力、科學施策,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來源:光明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