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問題分裂保守黨
撒切爾夫人的政治遺產影響深遠。繼任的英國首相們,雖然對歐洲一體化態度更加積極,但仍然無法讓英國趕上歐洲一體化的腳步──比如英國始終沒有加入《申根條約》(Schengener Abkommen)和歐元區。
更深遠的影響在英國內部:一方面,歐盟已經被英國各黨派視為推進大政府和福利國家的代名詞,英歐關係因此成為政治論爭的焦點;另一方面,相對於工黨和英國獨立黨(UKIP)對歐立場的一致性,保守黨在英歐關係上的內部分歧,從撒切爾時代末期持續至今,造成黨內對立和分裂。2016年退歐公投的發生,正是英歐關係危機和保守黨內部危機共同發展的後果。
撒切爾夫人本人就是歐洲問題引發保守黨分裂的首位受害者。1990年,她激烈批評歐盟委員會主席雅克·代洛,引發外交大臣賀維(Richard Howe)辭職,導致保守黨內反撒切爾聲音高漲,迫使她黯然下台。
1993年,梅傑(John Major)首相推動英國有條件地接受《馬斯特裡赫特條約》(Maastricht Treaty)時,保守黨內部再次出現分裂,撒切爾夫人公開表示反對條約,一些疑歐主義最為強烈的保守黨黨員甚至決定脫黨,加入志在脫離歐洲的英國獨立黨(UKIP)。
08年後,伴隨著世界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的爆發,英國經濟不振,失業率增加,反移民思潮重新泛起。英國獨立黨因其“反歐洲、反移民”的立場趁勢崛起,先於2014年贏得歐洲議會選舉的24個席位,又在2015年英國大選時獲得400萬張選票,成了英國第三大黨。該黨的崛起對保守黨造成了巨大挑戰,不但分流了後者的傳統右翼票倉,還再次刺激了保守黨內疑歐派崛起,加劇了保守黨內部的分歧。
2011年10月24日,一些保守黨的後座議員(backbencher,黨內地位一般的普通議員)不理會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反對,聯署要求舉行英國推出歐盟公投的議案,導致該議案順利進入議會表決程序。表決暴露了保守黨內部分歧。雖然自由民主黨和工黨議員在表決中站在了卡梅倫一邊,退出歐盟公投案以111票贊成、483票反對而被否決,但贊成票中保守黨議員竟占81張。英國傳媒形容,這是保守黨對歐盟立場的最大叛變,比起前首相梅傑1993年的遭遇更難堪。
保守黨的公開分歧,嚴重打擊卡梅倫的威信,也使英國和歐盟的關係持續惡化。2011年12月,卡梅倫否決了歐盟財政條約,使得英國與歐盟的衝突公開化,這被認為是英國的歐盟政策變化的重要轉折點。
2014年,以道格拉斯·卡斯維爾(Douglas Carswell)和馬克·萊克萊斯(Mark Reckless)為代表的疑歐派保守黨議員改投獨立黨。在這種情勢下,支持留歐的卡梅倫為了確保黨內穩定,挽回民眾支持,也開始打歐盟牌:一方面要求重新談判英國留在歐盟的條件,塑造本屆政府保護英國國家利益的形象,另一方面則允諾如果2015年保守黨獲得連任,將於2017年以前舉行退歐公投。保守黨在2015年大選宣傳册中宣稱,卡梅倫政府史無前例地為英國納稅人節省了185億英鎊的歐盟稅款,頂住了布魯塞爾的壓力,堅持遠離歐債危機拯救計劃,還否決了一項可能損害英國利益的歐盟新條約。
總之,執政的保守黨基於勝選和化解內部矛盾等一系列考量,把歐盟置於英國利益的對立面,把退歐公投作為統合黨內和反制獨立黨崛起的手段。這些選舉壓力和黨內分歧,讓卡梅倫領導下的保守黨騎虎難下 ,不得不寄希望於全民退歐公投解決政治危機,這是此次公投出台的大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