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民營醫院數已超公立 診療不及公立1/7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2 11:14:05


 
  愁人的資源“玻璃門”

  去年民營醫院診療人次3.7億人次,僅占醫院診療人次總數的12%

  在醫療產業不斷擴容之際,民營醫院的數量也在猛增。數據顯示,2015年民營醫院占醫院總數的52.6%,在數量上已經超過公立醫院。

  然而,數量增了,市場占有率卻不高。在4萬億元的醫療服務市場中,公立醫院仍占絕對優勢。數據顯示,2015年,公立醫院床位占80.6%,診療人次27.1億人次,占醫院診療人次總數的88%。民營醫院床位占19.4%,診療人次3.7億人次,占醫院診療人次總數的12%。人們就醫仍是往公立醫院,去民營醫院看病的人次不到公立醫院的1/7。

  “儘管民營醫院數量增長很快,但是公立醫院仍占了市場大頭,這個現象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原因歸結於中國的醫療服務體系 倒金字塔 現狀,三級醫院的門診和住院量仍是最多的,而一個國家正常的醫療服務體系應該是 正金字塔 型,在基層就醫的人最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經濟學教授蔡江南分析,一個國家的醫療資源可以分為四大類:醫院、醫生、藥品、檢查。在我國,這些資源往往通過行政化手段分配,塔尖的公立大醫院因此在准入、規劃、評級、編制、科研、醫保等政策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因此民營醫院發展的劣勢也被稱為“玻璃門”——看得見,進不去。

  記者採訪過的不少民營醫院醫生表示,評高級職稱的時候要求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研究的必須是國家級科研項目,民營醫院往往難以爭取到此類科研項目,影響到醫生的職稱晉升和職業發展。

  在深圳,全市49%的醫生已經取消編制,公立醫院逐步去行政化。但是王玉林認為,光一個城市取消編制仍不能吸引人才,編制仍是公立醫院醫生流動的後顧之憂。

  在投融資方面,仍然遭遇融資難,民營醫院希望在建立之初就獲得和公立醫院一樣的政策,比如地價優惠、獎勵、補貼、融資等。由於醫院投資回報周期長,大型綜合醫院從建設到經營上的盈虧平衡往往要8—10年時間,融資難問題成為民營醫院面臨的普遍性難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