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初建時,領土大概只有今天的河南、山東全部,陝西、江蘇、湖北大部,山西、甘肅各一小部。經過趙匡胤南征北戰,到976年,宋朝已將南方大體平定,為日後東南沿海的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創造了穩定的環境。
除了平定南方,一統中原,趙匡胤在發展經濟、促進海外貿易上也頗有建樹。據說他剛登基不久,就有三佛齊國來朝貢。三佛齊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位於現在蘇門答臘島一帶,唐代時就通過海路遣使向中原朝貢。來宋朝的三佛齊國使者所呈的貢物里有通天犀,是一種珍貴的犀牛角,上面有類似龍形的圖案,“龍形騰上而尾少白”,左邊有一個字形,定睛一看是“宋”字。而當時三佛齊國並不知道新王朝國號為“宋”,趙匡胤認為這是天意,遂大喜,就用這個犀牛角做成了玉帶,每逢郊廟之祭必系之。此後,宋朝與海外各國和地區的交流日益加深。
971年,宋軍攻滅南漢後,趙匡胤就在廣州設市舶司,這是宋朝設置的第一個市舶司,相當於現在的海關。市舶司主要負責收稅,包括船舶往來,貿易交流之事,是宋王朝拓展海上絲綢之路和海洋貿易的重要窗口。
當時在市舶司貿易的商品,中國方面主要是絲綢和瓷器,外國商品主要有象牙、犀牛角、香料等,其中香料以乳香為最大宗。乳香是乳香樹分泌的樹脂,可用來製造香,寺廟和百姓需求最大,也可入中藥,治療耳聾、中風以及“婦人血氣”等,主要產於大食(現中東一帶)、印度、波斯等地。這些地區的土人用斧頭砍傷樹皮,使樹脂流出,凝結成塊,之後用大象運送至海邊,再由大食商人裝船運送到三佛齊國進行貿易,最後由三佛齊國等東南亞商人運送至宋王朝的沿海口岸。這條線路也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海上絲綢之路支線。
宋代皇帝一直注重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發。在宋朝,與中國通商的國家和地區有50多個,根據現代考古發現,在南亞、東南亞、歐洲和非洲都有宋代瓷器的出現。因此,人們又把當時的海上貿易線路稱為“海上陶瓷之路”。
要想打造海洋大國,光開設“海關”是遠遠不夠的。趙匡胤還非常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他大力推行偃武修文政策,使知識分子的地位迅速提升;同時,他鼓勵科技發明和創造,親力親為給天下作榜樣。史書記載他非常關心造船事務,還親自到造船的地方觀看,查看炮車,觀看水戰,表明他很重視科技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