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林富男:余光中高雄詩作與中華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9-02-11 00:20:44


 
  早在1972年,台灣鄉土文學論爭洶湧展開的前五年,余老就明確指出,相對於‘洋腔洋調’,我寧取‘土頭土腦’,此處所謂‘土’,是指中國感,不是秀逸高雅的古典中國感,而是實實在在純純真真甚至帶點稚拙的民間中國感。……不裝腔作勢,不賣弄技巧,不遁世自高,不濫用典故,不效顰西人和古人,不依賴文學權威,不怕牛糞和毛毛蟲,更不用什麼詩人的高貴感來鎮壓一般讀者,這些,都是‘土’的品質,要土,索性就土到底,拿一把外國尺來量中國泥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1972年以後,余光中的鄉土經驗更加寬廣,鄉土情懷依舊濃烈,從少年時用川語寫《揚子江船夫曲》到過世前不久寫泉州老家永春荔枝,凡70年。在當今華人世界,像他這樣持久不斷地深入故國腳踏鄉土,不斷地將各種民間情景族群風物化為詩文的作者,少之又少。 

  一些提倡鄉土文學的文人,有太多“應該”的觀念而無深厚的觀察和體驗,他們的作品往往缺乏感人的力量,只是一種表態,或者流於一種姿態。對於這一偏頗,余光中有清醒的剖析:“其實,為大眾寫的作品,尤其是強調某些社會意識的東西,未必真是大眾喜歡的讀物,許多感時憂國或者為民請命的作品,其實只有高級知識份子自己在讀,自己在感動。有些社會學批評家,自己寫不出雅俗共賞的文章來……他們強調的大眾化,恐怕也只是企圖使大眾接受他們認為正確而健康的那一類文學而已。這種充滿革命熱忱的浪漫主義,真要貫徹的話,只恐既非文學,也非大眾之福。” 

  對於四十年來台灣文化圈(包括台港澳的華人文化圈)內的中國文學,余光中在《向歷史交卷》一文中強調了它的特殊性,他說:在台灣,平時與戰時的難以劃分,傳統文化與西方思潮的難以諧和,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的價值脫節,大陸遷來海島的鬱悶心境和懷鄉情緒,二十年來(1950—1970)表現在作家的筆下,相激相蕩,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學,一種異於五四早期新文學的所謂現代文學。

  現在,大陸也經歷著“傳統文化與西方思潮的難以諧和,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的價值脫節”,兩岸文學交流也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兩種曾經被割裂的文學的融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