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新研究:限時進食有助改善代謝綜合徵
http://www.CRNTT.com   2019-12-08 16:17:21


  中評社香港12月8日電/想減肥,卻又管不住嘴、邁不開腿?美國《細胞-代謝》雜誌日前發佈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不刻意節食或增加運動量也可能減肥,改善代謝綜合徵,但前提是要把每天進食的“時間窗口”控制在10小時以內,即每天吃完最後一餐後,至少14小時除了喝水不再吃任何東西。

  新華社報道,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研究人員招募了19名患有代謝綜合徵的受試者。代謝綜合徵是一種常見的病理狀態,涉及脂肪、糖類和蛋白質等多種物質的代謝紊亂,典型症狀包括腹部肥胖、高血糖、高血壓等,治療上常採取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服用藥物等方法。

  試驗中,受試者無須特別控制食量或加強運動,只需在不停藥的情況下,將每天進食的“時間窗口”控制在10小時以內。

  結果顯示,在限時進食3個月後,受試者總體而言睡眠得到改善,體重、腹部脂肪、腰圍減少3%至4%,血壓和膽固醇水平有所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也出現改善趨勢,且他們在試驗期間未報告任何不良反應。

  研究人員說,不規律飲食會破壞人體的晝夜節律,增加代謝紊亂的風險,將進食“時間窗口”控制在10小時以內,可讓身體在晚間休息和恢復14個小時。通過優化晝夜節律,身體可以預測“主人”會在什麼時段進食,從而優化新陳代謝。

  “我們發現,限時進食配合藥物治療可使代謝綜合徵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薩奇達南達·潘達說,與數著卡路里進食相比,限時進食更易操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