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2017年DSE歷史題煽學生“戀殖”
http://www.CRNTT.com   2020-05-24 10:41:55


  中評社香港5月24日電/據大公報報道,今屆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賣國”試題終於取消,惟“經手人”考評局評核發展部歷史科經理楊穎宇一直“潛水”,逃避承擔責任。今次事件暴露出考評局由出卷至審題都黑箱作業,而事實上考評局“染黃”已久,爭議試題的“臭史”不絕,《大公報》再揭發2017年DSE歷史科出現多條立場偏頗、有引導性的試題,引導考生回答香港回歸不符港人意願、盲目崇美,及扭曲已故國家領導人的抗日宣言等等。學者拆穿出題人有政治目的,“部分人違反職業操守,將個人的政治立場滲透其中,為害好深”,“黃試題”年年接力,相關學科淪為“政棍”的洗腦工具。\大公報記者 龔孝鬆

  翻查2017年DSE歷史科卷一必答題,第一條涉香港史的試題中,資料A援引1982年的一個壓力團體的意見調查,顯示70%受訪者選擇維持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僅得4%人揀回歸中國;資料B引用節錄自許冠傑《同舟共濟》的歌詞。試題問考生從資料A中推斷港人對香港前途的憂慮,解釋憂慮是否在1990年仍然存在;最後要考生根據資料A及B回答是否同意“香港前途問題提升了香港人的政治意識”。

  “想挑動學生否認國民身份”

  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指試題極具引導性,想考生跟隨預設的答案,“明顯唔適合,出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