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我科學家領銜團隊發現大豆高產高質關鍵基因 
http://www.CRNTT.com   2020-06-05 10:49:14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據新華網報道,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專家領銜的多國聯合研究團隊發現了控制大豆籽粒大小、含油量和蛋白含量的關鍵基因,這項發現對於通過分子育種提高大豆產量及品質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壽惠霞教授介紹,中國是大豆的發源地,在進化上,野生大豆籽粒小、含油量低、蛋白質含量高,是雜草形態。經過長期育種選擇馴化後,栽培大豆籽粒大、含油量提高,現廣泛傳播於世界各地,是世界性的重要糧食經濟作物。

  本研究中,浙江大學和中科院遺傳發育研究所等團隊協作攻關,利用大豆功能基因的研究平台,發現了“甜10”(SWEET10)基因在控制大豆種子發育和油分積累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時,通過對800多份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基因資源的DNA測序和性狀關聯分析,證明了“甜10”基因在大豆馴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進一步發現,若將“甜10”基因敲除,百粒大豆種子的重量降低40.2%, 油分含量降低40.7%,蛋白含量提高32.1%。若在栽培大豆中提高“甜10”基因的表達,百粒大豆種子重量及油分含量都會顯著提高,大豆單株產量可提高11%至20%。

  壽惠霞表示,這項研究可以直接運用於大豆產量和品質性狀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工作。此外,研究團隊前期還發現了另一個調控大豆粒數的“甜15”基因,與本次研究成果叠加後,有望在大豆高產、優質等重要性狀上獲得更大突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