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楊恕:國際關係研究與區域國別研究的異同
http://www.CRNTT.com   2020-07-26 11:42:22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據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報道,2013年11月,教育部確定了42個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涉及28所高校,後來又確定了395個備案中心,包括267所高校。教育部的這一措施,直接落實了國家的需要,也就是說,隨著我國對外關係的發展,原有的國際關係研究已不能滿足國家的需要。此後區域和國別研究發展很快,但它是由行政命令推動的,而不是由學術發展推動的,這造成了學術準備嚴重不足。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學術界和政府部門之間有相當程度的脫節,學術界對國家目標並不清楚,政府部門對學術界的很多研究內容也不了解,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與區域國別研究聯繫最多的是政治學。具體講,是政治學下面的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這兩個二級學科。造成這種聯繫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區域和國別研究是研究國外問題的,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也是研究國外問題的,它們在空間上是重叠的。當前,我們對區域國別研究科還沒有一個相對一致的定義,而是接受國外學界的一些定義,但國外學界的定義也不統一,比如美國學界和俄羅斯學界對區域國別研究的定義就有較大差異。所以,區域國別研究的學科定位不清,學科歸屬不明。目前的狀況是把區域國別研究作為一個交叉二級學科,放在外國語言文學這個一級學科下面,那麼區域國別研究的學科門類算什麼?事實上並不清楚,也沒有一個結論。此外,區域國別研究到底研究哪些問題,與已有學科的關係是什麼也需要明確。

  目前對區域國別研究這個交叉二級學科的基本學科組成爭議較多。我認為與現有學科關係最接近的是地理學,因為區域國別研究研究的很多基本內容,在地理學學科裡面都有二級學科,比如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包括了地理、環境、動植物、產業、人口等內容,和區域國別研究是高度重叠的。另外,我們現在作為區域國別研究的最基本的區域單位是地理劃分,如七大洲四大洋是地理學的劃分,而不是區域國別研究的劃分。另外包括能源、資源這些問題,和地質、地理這類自然學科的關係非常密切。北京大學組建了區域與國別研究院,上海外國語大學組建了區域國別研究特色研究生項目,都已經招了研究生。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些交叉學科究竟應該有個什麼樣的組合?應該怎麼變動,變動的依據是什麼?這都需要系統的論證。

  我提出一個“磚頭理論”,意思是說,區域國別研究這個交叉學科,它可以在既有的學科(主要是二級學科)裡面,把這些既有學科甚至是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作為“磚頭”,然後根據研究區域的需要,把這些“磚頭”搬過來,搭建“房屋”。根據不同區域,我們取的“磚頭”不一樣,取的“磚頭”多少也不一樣,最後搭的“房子”自然也就不一樣。一般來說,大的區域或國家,“磚頭”需要得多,反之就少。比如,俄羅斯是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它有17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研究俄羅斯,第一個列的就是地理學。對於像梵蒂岡這樣的國家,把地理學放進去就完全沒有必要。對於像朝鮮、日本這樣的單一民族國家,把民族學放進去可做的事很少,因此不需要。而研究一些中東國家,地質學就是必需的。這個方法目前我認為是可行的,但是不是理想的還不好說,這是我想講的第二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