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協同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
http://www.CRNTT.com   2020-08-13 07:58:56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長江經濟帶是中國人口多、產業規模大、城市體系非常完整的巨型流域經濟帶之一。其東有長三角城市群,西為中西部廣闊腹地,市場需求潛力和發展回旋空間巨大。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出“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對此,需充分認識和理解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同性和整體性上下功夫,將“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是整體性、系統性工程

  經濟日報發表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學基地研究員成長春、臧乃康、季燕霞文章表示,長江經濟帶不僅涵蓋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及河、湖、濕地等全流域,而且涉及水、路、港、產、城等多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一個完整生態系統。由於流域生態的整體性、系統性、不可分割性,流域內的公共問題就突破了行政區劃的界限,也超越了單個地方政府的治理功能範圍。因此,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也必然是一個整體性、系統性工程。流域內各地方在經濟上具有互補性和依存性,存在著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的區域聯動效應,其公共問題的跨域性也使得流域內的單個地方政府無法獨立解決問題。面對這一情況,需打破行政區、部門和行業界限,統籌考慮上游與下游、幹流與支流、城市與鄉村等關係,改變以行政區劃為單位的治理方式,整合流域內的資源,樹立“共生共贏”“協同合作”的理念,充分考慮流域內各相關利益者的整體需要,以責任和公共利益為導向,推動流域的整體發展。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必須協同聯動才能彰顯成效,需以實現更平衡、更充分的發展為目標,在成本共擔的基礎上,探索建立效益共享的發展模式。只有促進不同地區的經濟效益、產業創新溢出流入其他地區,真正實現利益共享,才能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以全流域、各系統“一盤棋”的整體性思維和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扎實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

  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難點問題

  文章分析,“共抓大保護”本身就蘊含著對流域整體性綜合管理與保護的目的,旨在實現更大程度、更大範圍的多部門參與及協同保護。當前,協同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將協同保護作為自覺行動不夠。部分地方沒有充分認識到“共抓大保護”的重要性,遇到問題和矛盾時更多注重地方或部門的利益。從全流域來看,存在條塊分割現象,缺乏高層次協調機制,特別是省際溝通與協同的成本較高,跨部門、跨區域聯動協調不夠,導致沿江省市在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補償等方面的矛盾依然突出。同時,推動“共抓大保護”的突破口尚不明晰,相關工作尚未從長江流域的完整性和生態的整體性出發進行系統布局。

  二是開展協同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有待加強。一方面,全流域生態環境底數還不清晰。目前,對長江經濟帶各類生態隱患和環境風險梳理掌握得不全面,相關指標體系及基礎數據庫尚待建立,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還沒有從長江流域的完整性和生態的整體性出發進行系統布局。另一方面,在跨界治理上還缺乏有效的機制與制度安排。在工作機制上主要還處於會議制度和單項合作機制層面,難以在更高層次上進行統籌;省際溝通協商成本較高,跨部門、跨區域聯動協調性不夠;流域內各區域之間的合作虛多實少,缺乏硬約束。

  三是區域性統籌聯動的可持續性弱。從全流域看,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群之間內部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城市及城市群之間的開放格局沒有形成,相互關聯的空間受到阻隔,相互間的協同較為困難,區域性統籌聯動的可持續性還有待提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