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城鄉融合發展驅動“內循環”,是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背景下守正創新、開拓創新的大膽探索。 |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擴大內需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擴大內需是戰略基點。從切入點上看,以消費的提質擴容和新基建為代表的消費和投資“兩駕馬車”是重要支撐;從暢通要素流動循環和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上看,通過城鄉融合推動鄉村資源與全國大市場對接,激發鄉村市場消費潛力,展現出廣闊的空間。
南方日報發表中共廣東省委黨校行政學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陳曉運文章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看,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集中體現是城鄉差異。城市與鄉村空間相鄰、文化相同、利益相接,理論上是一個有機整體,但往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現實割裂。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激發農村土地、資本、人才等一系列要素,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局面,讓投資注入鄉村、讓消費激發鄉村,短板就會變成“潛力板”,城市發展就能更上一層樓,城鄉融合發展就可以激發更強的內循環動力和活力。
文章稱,近年來,廣東各地圍繞群眾期盼、幹部需求,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為導向,著力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探索建立健全有利於城鄉要素合理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體制機制,實際上為借助城鄉融合擴大內需潛力作出了積極探索。比如,廣州市增城區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為契機,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銜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發展紅利,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成為吸引國際資金、人才等要素資源流入的引力場;東莞市大朗鎮巷頭社區推進村級工業園轉型升級和產城人融合發展,形成“毛織+電商+物流+服務”發展體系,榮獲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授予“中國毛織第一村”稱號,成為全國紡織模範產業集群。
總體而言,以城鄉融合發展驅動“內循環”,是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背景下守正創新、開拓創新的大膽探索。它們是在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漸次成形、“雙區”建設和“雙城”聯動利好叠加釋放“乘數效應”、珠三角都市圈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小步快進背景下,以市域高效能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層次共享的有益實踐;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軟硬聯通”不斷完善背景下建設高標準城鄉融合發展的組織體系、治理體系、市場體系從而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和經濟社會循環,使一切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湧流的結果;是在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背景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機結合的產物。
文章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資源禀賦最好、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構建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中走在全國前列。客觀而言,以城鄉融合發展驅動“內循環”的粵港澳大灣區地市實踐探索仍需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和持續提升。首先,加快建設現代化交通體系,統籌新型基礎設施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區域發展條件,打造“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以珠三角城市群為引領、城市群和都市圈融合發展的城市格局。其次,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攻堅,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黨群服務綜合體、產業振興聯合體、社會治理共同體相互聯動,以及招商引資服務鏈、產業政策供應鏈、社會治理創新鏈相互銜接的制度路徑,激發黨政幹部、市場主體和廣大群眾參與城鄉融合發展的積極性。最後,立足共建共治共享,推進教育、衛生、社保等社會事業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從而加快促進創新人才集聚;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從而實現活力激發與秩序保障的有機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