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中歐優質產品互通共享 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http://www.CRNTT.com   2020-09-28 08:48:45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9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簽署,這是中歐之間首次大規模互認對方地理標誌。中歐雙方各275個地理標誌產品將獲得對方高水平保護,對相關產品有效開拓國際市場意義重大。

  從地理標誌產品本身看,很多產品在一定區域內家喻戶曉,但要真正走進國際市場,仍有很大拓展空間——列入協定清單無疑為雙方眾多優質產品與企業打開了一扇大門。

  對生產者消費者而言,協定能有效阻止對地理標誌產品的假冒和偽造,助力地理標誌產品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後,我國消費市場正在穩步復甦。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將至,品種豐富的商品伴著喜慶的節日正向我們走來,眾多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伴隨其中,成為很多中國消費者的節日首選商品。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費升級趨勢越來越明顯,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需求也在經歷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轉變。其中,歐盟地理標誌產品無疑能更好滿足消費者對優質、特色進口商品需求。讓消費者不出國門,就能更方便地購買到正宗異國產品。

  更要看到,地理標誌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重要類型。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的達成,更是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成果。這也反映出中國主動作為,進一步加快擴大開放腳步的不懈努力。這不僅為我國企業和產品贏得更多機會,也為消費者帶來了真正實惠。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馮其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