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華網:改善兩岸關係 才能融入區域經合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0-11-25 09:33:08


  中評社香港11月25日電/大華網路報今日專欄文章說,自從今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後,台灣內部就有二派不同意見,經濟學者專家與業者都認為會有嚴重衝擊,反倒是政府部門認為影響不大,只要做好充分準備就好。不論哪一派意見正確,台灣若長期被這些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屏除在外,在外部經濟大環境不利的因素下,經濟遲早會面臨邊緣化危機!

  從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的過程與實施就可證明,ECFA在簽署前,民進黨認為是“糖衣毒藥”,堅決反對。然而,ECFA實施後,事實證明,無論大中小型製造業或農民都普遍受益,民進黨政府深恐大陸會叫停實施,一些主管機關紛紛跳出來,希望ECFA能夠延續。

  包括陸委會3月30日在“立法院”表示:“許多人希望能夠維持下去,也有許多人感受到獲利”。“國發會”3月26日在“立法院”指出:ECFA若未能維持,對台灣經濟會有影響,當然不願意見到ECFA中止。“經濟部”則說:“ECFA早收清單有500多項產品,涵蓋化學品、機械、汽車零組件等,如果發生最壞狀況,上述相關產業就會受到衝擊,因此就‘經濟部’立場,當然不願意見到ECFA中止。”

  由此可見,縱使民進黨堅持“台獨黨綱”,但對有利於促進兩岸經貿融合的ECFA,仍然抱持肯定態度,特別今年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肆虐情況下,全球貿易量大幅下降,今年1至10月兩岸貿易仍逆勢增長13.7%,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金額占台灣總出口金額的43.6%,對台灣經濟發展貢獻甚大。由此可見兩岸經貿融合發展絕對有利於台灣,這也幾乎是絕大多數台灣同胞的共同意見。

  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後,也為台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開啟大門,2013年6月兩岸簽署ECFA後續之服務貿易協議後,同年7月與紐西蘭簽署“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隔年又與新加坡簽署“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可見兩岸經貿融合發展確實有利於台灣拓展國際經貿空間。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