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海灣產油國經濟轉型迫在眉睫
http://www.CRNTT.com   2021-02-04 12:08:50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為擺脫經濟對單一能源的依賴,海灣國家近年來陸續推出“2030願景”“2035願景”等計劃,將經濟改革議程具象為更有可操作性的規劃,以尋求經濟多樣化。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價持續衝擊財政安全,海灣國家經濟轉型迫在眉睫。

  海灣國家發布的“願景”計劃普遍包羅萬象、目標明確。以沙特為例,沙特2016年4月宣布啟動“2030願景”,明確制定多項具體目標,如“到2030年將三座城市建成全球100大城市”“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比例由5%提升至20%”“失業率從11.6%降至7%”“天然氣產量翻倍”等,還包括斥巨資建設“尼尤姆(NEOM)”新城,以及打造國際物流中心及國際創新中心等。在阿聯酋,為配合“阿聯酋2030願景”制定更為細化的方案,各酋長國都提出相應規劃,包括“阿布扎比2030經濟願景”等。

  然而,2020年以來油價暴跌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需求下降、市場活力不足等讓海灣國家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可支配收入銳減,不得不通過多種途徑開源節流。沙特自2020年6月起暫停發放政府文職人員和軍人的生活成本津貼,並從7月起提高增值稅稅率至過去的三倍,達到15%。

  其他海灣產油國也面臨類似財政困境,各國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不斷攀升,主權財富基金和外匯儲備大幅縮水。據國際金融協會估算,到2020年底,海灣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的資產可能減少2960億美元。數據顯示,科威特已連續7年出現預算赤字,阿聯酋的預算赤字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沙特、卡塔爾通過國際股票或債券市場來籌集資金;巴林和阿曼的經濟狀況最為脆弱,財政和債務風險更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報告稱,隨著未來石油市場供需結構的變化,如果不進行持續果斷的經濟改革,海灣國家的石油財富到2034年將可能耗盡,“未來十餘年是海灣國家實現轉型的關鍵時期”。

  海灣地區也是中東最早暴發疫情的區域,疫情對海灣國家不少經濟多樣化轉型的支柱產業,包括旅遊業、酒店業、航空業和物流業等帶來重創,一定程度上拖累願景實施和轉型進程。

  在此背景下,海灣國家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在數字經濟和新技術領域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潛力巨大。2020年10月,沙特數據與人工智能局與阿里巴巴、華為等企業和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內容涉及智慧城市建設、阿拉伯語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