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貨幣調控將“穩”總量“優”結構
http://www.CRNTT.com   2021-04-12 14:52:19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據中國證券報報道,進入二季度,貨幣調控“轉彎”的節奏會加快嗎?分析人士指出,經濟增長與物價水平雙雙上行的格局下,宏觀政策正常化進程將繼續,貨幣調控放鬆的可能性不大。與此同時,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內部經濟修復的不平衡性,以及就業壓力構成的硬性約束,決定了貨幣調控短期不會大幅收緊,總量層面“穩字當頭”,結構上有收有放,將成為今後一個時期貨幣調控的突出特征。

    目前,中國經濟復甦勢頭強勁,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值也被國際機構調升。同時,通脹預期有所抬頭,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上漲,中國3月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也呈現加速上行之勢。這將考驗宏觀政策定力,尤其是貨幣調控的鬆緊度備受投資者關注。

    當前,比較明確的政策信號是貨幣調控放鬆的可能性非常小,很難回到之前降准降息的寬鬆狀態。中國貨幣政策將持續向正常化回歸。一方面,經濟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構成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化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漲價,海外通脹預期升溫,已引起有關部門關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金融委第五十次會議強調,要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特別是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

    不過,在貨幣政策逐漸回歸常態的同時,短期內,“不急轉彎”“穩字當頭”的定調不會有根本性變化。

    首先,穩就業仍是首要目標。金融委會議再次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宏觀政策的首要目標是保就業和保市場主體。保就業需要經濟增長的支撐,這就決定了在就業形勢顯著改善之前,宏觀政策仍將提供必要支持。目前,就業市場仍存在不小壓力,結構性矛盾依然較為突出。

    其次,消費復甦動力仍待增強。本輪經濟恢復過程中,消費復甦相對滯後。今後若消費復甦加快,則可能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反之,則可能成為拖累經濟增長的一大隱憂。

    再者,債務風險需未雨綢繆。前期,極為充裕的流動性部分掩蓋了企業部門的債務風險等問題,而隨著“潮水退去”,可能會暴露更多問題。機構調查顯示,不少金融業人士認為信用風險是今年比較大的風險點。化解此類風險同樣需要適度的經濟增長,也需要適宜的貨幣條件。

    此外,外部環境複雜性增強。過去幾年,外部環境出現深刻變化,有些問題不是短期的,而是具有必然性、長期性和複雜性。隨著全球疫情防控取得進展,外圍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再次浮現。

    這意味著,當前貨幣調控難放鬆,但短期內也不太可能大幅收緊,放鬆或收緊都存在“邊界”,仍將穩字當頭、保持定力。

    貨幣調控的“穩”將主要體現在總量層面——貨幣供應量與社會融資規模保持合理增長、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政策利率保持基本穩定。貨幣調控的靈活性將更多體現在結構上,預計監管部門在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先進製造業的金融支持同時,將進一步加強房地產金融的審慎監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