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強化國家級重大區域戰略合作,重點建設泛珠三角合作區
廣東自改革開放始,就以“兩頭在外”“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的方式嵌入國際經濟循環體系,外向型經濟一直是廣東經濟的重要優勢所在。但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新時期廣東更高水平的開放必須建構在對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的更多利用上,充分發揮廣東市場力量比較強和體制機制比較靈活的優勢,不斷提升國際國內資源配置能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開更大空間。國內大循環中,廣東的重點是推動泛珠三角合作區建設,深化大灣區與其他國家級重大區域戰略平台的合作,在國內布局建設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推動外銷產品轉內銷和“廣貨”深耕國內市場,做好發展的“策源地”、安全的“烽火台”,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與穩定作出貢獻。
我國區域經濟分層明顯,需抓住重點,梯度合作:
鄰省近地合作要抓住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有利時機,跳出廣東謀發展,提高交通通達和市場對接效率,構建一個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中心的巨型扇面經濟區。支持粵東地區雙向鏈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峽西岸城市群;支持粵北地區加強與湘南、贛南和閩西地區的合作,共建紅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支持粵西地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戰略聯動走廊,推動粵桂瓊“灣—島—灣”合作,打造我國對外開放新高地。
泛珠三角合作要以高鐵為紐帶,串接泛珠地區主要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形成從大灣區伸出的多條高鐵經濟走廊,讓經濟觸角呈放射狀導入內地,拓展經濟腹地。加快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重點推動廣東、廣西、雲南三省沿江合作,構築西南地區重要水路通道和產業帶。與泛珠地區在農業、勞務、生態、旅遊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優勢互補推動鄉村振興。引領和帶動泛珠地區加快融入中國與東盟“10+1”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以開放促發展。
國家級重大區域戰略平台合作要加強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戰略對接、協同聯動,推動與雄安新區深度交流合作。重點是增強廣東在沿京廣、京九鐵路和京珠、沈海高速公路為主體構建的我國經濟南北中軸線中的通道和樞紐功能,向北聯通長株潭城市群、武漢都市圈、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並縱向延伸至東北振興的國家戰略,橫向延伸至長江經濟帶和隴海鐵路東西經濟軸線,全面融入國家經濟大動脈。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鄧江年(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