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長三角一體化的強勁脈動
http://www.CRNTT.com   2021-05-18 10:00:28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 新華社上海5月16日電(記者何欣榮、胡潔菲)單日客流量突破150萬人次——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上海西郊的虹橋交通樞紐熱力十足。從虹橋交通樞紐到上海虹橋商務區,再到三省一市共建的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大虹橋”正在成為長三角的“磁力中心”“流量中心”。打開這裡的“朋友圈”,就能感受到長三角一體化的強勁脈動。

  年客流量破4億人次,虹橋熱力越來越強

  CT機、醫療機器人……最近,位於上海虹橋商務區的國家會展中心,氣氛非常熱烈。來自全國的近5000家企業,在這裡參加第84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

  這樣的場景,在虹橋是常態。集高鐵、航空和軌道交通為一體的虹橋交通樞紐,目前年客流量突破4億人次,單日客流量紀錄還在不斷刷新中。

  “有一次,阿里的高管到虹橋談合作,約好九點半見面。我九點到了,發現對方比我來得更早。交流到十點半,留他們吃飯,他們說趕回杭州正好午飯,吃完飯可以繼續工作。虹橋的交通有多方便,由此可見一斑。” 在上海投資咨詢集團主辦的“上咨論壇”上, 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閔師林舉例說。

  與大交通並肩的,是虹橋的大會展、大商務。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虹橋辦下來,累計意向成交額超2000億美元。圍繞國際化中央商務區建設,虹橋已吸引7萬多家企業和機構入駐,其中具有總部功能的企業逾380家。

  專家點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