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適應引領國際循環變革調整新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21-05-20 08:37:23


 
  模式方面,三角循環格局仍將維持但愈加乏力,東亞、北美、歐洲三個區域循環體系漸趨成型。一方面,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下,數字技術方興未艾,智能製造、3D打印等全新生產方式湧現,跨境電商、遠程服務、共享平台等廣泛運用,深刻改變著製造業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疫情衝擊下跨國公司普遍意識到,生產基地與消費市場過遠,大規模長距離的資源和貨物供應容易受到各種因素擾亂甚至阻斷。同時,在中美歐等主要消費市場,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伴隨這些趨勢,跨國公司有必要也有條件加快供應鏈布局調整,縮短生產與消費的空間距離,盡可能貼近市場實現快速回應。由此,以中國為主要消費市場的東亞、以美國為主要消費市場的北美和以西歐發達國家為主要消費市場的歐洲,各自內部或形成生產、貿易、消費相對完整的循環體系。

  規則方面,美國等發達國家從“自由貿易”轉向“公平貿易”,要求在勞工、國企、環保、知識產權等邊境後規制領域向發達經濟體標準看齊,並力推這套規則納入WTO多邊貿易體制。這套規則雖然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入發展的要求,但更多的是少數發達經濟體企圖打造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在經貿規則方面給整個世界“帶節奏”。中國堅持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堅持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逐步探索形成發展導向的互聯互通規則。這套規則以發展為導向,深化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建設,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以及規則標準“軟聯通”,不強求邊境後規制統一,更能靈活適應不同國家的國情和利益訴求,必將對國際循環的變革調整產生越來越強的影響力。

  掌握在國際循環調整中的主動權

  文章表示,新形勢下,如何適應和引領國際循環變革調整的新趨勢,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一方面要建立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從而為促進國際循環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實現從國際循環的融入參與者向適應引領者轉變,掌握在國際循環變革調整中的主動權,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

  推動進出口協調發展促進國內國際供需良性循環。一方面,將擴大進口作為聯通兩個市場、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的一招,充分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的功能,擴大優質消費品、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進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提升出口競爭力帶動相關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在國際市場上形成更加充分的競爭,推動國際市場供需平衡。在持續提升貨物出口競爭力的同時,發揮中國人力資源、數字經濟等新優勢,創新發展服務貿易出口,加快發展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

  提高國際雙向投資水平推動國內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一方面,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推動高質量引進來,實現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的轉變。打造充滿活力的市場需求環境、不斷開放的市場准入環境和規範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全面優化外商投資服務,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發揮重大外資項目示範效應,更大力度吸引外資投向研發創新、產業結構升級和中西部地區。另一方面,加快對外投資方式創新,整合優化現代供應鏈和全球價值鏈。實現對外投資與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更加緊密地結合,有序推進工程機械、鐵路、通信等重點領域的國際產能合作,推動中國產品、服務、技術、品牌、標準走出去,逐步形成本土跨國公司主導,境內外企業分工合理、高效運作的現代供應鏈,打造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和服務網絡。

  著力推動“一帶一路”大市場循環暢通。共建“一帶一路”給國際循環變革調整帶來新氣象,也是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載體。應深入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弘揚開放、綠色、廉潔理念,推進戰略、規劃、機制對接,加強政策、規則、標準聯通,打造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的設施聯通網絡,推動貿易投資合作優化升級,完善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服務體系,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