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平台企業要為中國低碳發展作貢獻
http://www.CRNTT.com   2021-06-22 08:28:12


  中評社北京6月22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面向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節能減排的曲線很陡峭,生產生活許多環節面臨根本性改造。結合2020年中央提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的要求,瞄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很大程度上需要向“綠色基建”邁進,平台型企業需要通過技術創新降低平台交易能耗。

  圍繞“綠色基建”的實踐已陸續展開。比如,政務領域的“最多跑一次”,就是在創新便民高效的社會治理降低碳減排。再比如,疫情以來普及的在線會議、在線辦公,顯著減少了非必要差旅、提升了無紙化辦公水平。從更大層面看,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解決交通擁堵、推進智能電網建設、監測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等探索已陸續展開。可以說,推動“綠色基建”,技術是貫穿其中的“金線”,“綠色”、低碳則是必須堅持的“准繩”。

  平台型企往往面臨“減碳三環”:自身發展中的節能是“內環”,推動行業減排脫碳是“中環“,鼓勵公眾“綠色”低碳消費是“外環”。處在這個“三環”之中,我們可以獲得更多觀察視角。國內不少行業與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是數字化基礎薄弱,對於碳排放底數是多少,從哪裡開始減碳,既缺少抓手,也缺少方向。從這個角度說,企業數字化與低碳化發展是一體兩面,是相互促進的。

  阿里雲張北基地是全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行業首個碳普惠試點項目,近3年來,以市場化方式交易清潔能源,截至2021年5月共交易約4.5億千瓦時,累計減排二氧化碳近40萬噸,在實現企業自身減排的同時,也為更多平台生態企業提供了“綠色算力”。如果將目光投到消費領域,經測算,2005年,每10筆電商交易耗能可以煮熟4個雞蛋;今天,只能煮出一顆溏心鵪鶉蛋,技術演進成為綠色低碳消費方式的重要保障。面向未來,科技公司需要繼續保持“技術自覺”,充分釋放技術紅利,推動自身、行業及全社會的綠色發展。

  低碳經濟、零碳經濟,符合數字經濟發展的初心。數字經濟從誕生之日起,就是要通過優化匹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這個進程,能為交易做“減法”,也能為生態做“減法”。對於今年的“6•18”,我們沒有公布總銷售額,而是選擇披露“綠色GMV”,這雖是一個小改變,但在行業中倡導一種理念:平台企業不能只比增速,更要比健康度;不能只比價格,更要比價值。如果說,曾經互聯網科技企業的技術重心是要確保平穩順暢的“商業價值”,現在必須增加一項:更要推動實現環境、生態等“社會價值”。

  無論是面向全球競爭,還是適應國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們都要在低碳發展上增強緊迫感。當然也要看到,壓力之下蘊藏機會。正如化石原料危機催生新能源革命,氣候變暖帶來節能技術進步,歷次技術革命都是以對一種具體約束的創造性回應,帶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面向“雙碳”時代,社會對“綠色算力”的需求還在爆發式增長,鋼鐵、電力、煤炭等行業脫碳減排對雲計算“外腦”的需求非常大,普通消費者對“綠色物流”、低碳商場還有新的期待。平台企業以創新推動低碳發展,是在順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在回應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為此,我們要立足自身業務,充分抓住經濟社會環境重大變革的機遇,盡快實現企業自身的碳達峰、碳中和,也為培育中國未來低碳發展的新競爭優勢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程立(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