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試析二十一世紀中美台海權力格局演變
——“權力轉移理論”視角
http://www.CRNTT.com   2021-08-08 00:11:37


 
  二、中美權力結構變化對台海格局的影響

  1.造成中國與美台“隱性同盟”博弈的加劇

  近些年中美實力對比逐漸接近,在中美權力結構發生變化的背景下,美國對華政策發生重大調整,從與中國合作為主競爭為輔轉變為全面競爭和遏制,中美博弈與戰略對抗加劇,美國加大了打“台灣牌”的力度,台灣在美國東亞戰略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加上蔡英文當局對美國實行“一面倒”的政策,迫不及待地扮演美國遏制中國的“馬前卒”,美國“以台制華”,蔡英文“聯美抗中”,所以當前在台海形成了中國與美台“隱性同盟”激烈對峙的格局。隨著中美關係的惡化,美台“隱性同盟”甚至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美國的“印太戰略”公然納入台灣,將台灣當局定位為“區域貢獻者”。美國“國防授權法”含有“推動與台灣進行實戰訓練及軍事演習之機會”、“推動美台高級國防官員及軍事將領之交流”等內容。⑯近年來,美國不斷有人鼓吹允許美國海軍軍艦例行停靠台灣港口,并允許美軍太平洋總部接受台灣提出的靠港要求。2017年5月,台灣海軍陸戰隊在“漢光軍演”後赴夏威夷與美軍協同訓練,這是台軍39年以來首次以一個完整排級編制與武器裝備的地面部隊,踏上美國本土與美軍進行協同作戰訓練,⑰反映了美台軍事關係“同盟化”的趨勢。美台關係的加強,尤其是軍事政治關係的加強,讓中國大陸面臨的戰略壓力增大,也導致中國大陸與美台“隱性同盟”博弈加劇。

  2.形成中美與台灣地區互動的惡性循環模式

  隨著中美東亞權力結構的變化,中美與台灣地區之間的互動似乎形成了一個循環模式,台灣當局一挑釁大陸,大陸就反制“台獨”,美國就打“台灣牌”,台灣當局就積極配合。特朗普上台後提出“印太戰略”,蔡英文第一時間就在台灣“外交部”下設立“印太辦公室”,顯示對“印太戰略”的重視。為配合美國對華“貿易戰”、“科技戰”,蔡英文當局禁止台灣企業采購大陸相關產品,禁止大陸一些高科技產品在台灣市場銷售;大力購買美國農產品,擴大對美投資,提升台美經貿關係。2020年1月,蔡英文連任成功,5月20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祝賀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將其稱為所謂“總統”,并吹噓美台“夥伴關係”。這是美國國務卿最近幾十年第一次公開祝賀台灣地區領導人開啓新的任期。美國政府一些官員和美國一些政客也向蔡英文發視頻賀辭。美方上述舉動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引起了中國的強烈憤慨,并予以譴責。⑱2020年,隨著中美關係加速惡化,“聯美抗中”的蔡英文開始第二任期,中美與台灣地區之間這種互動的惡性循環模式很有可能還將持續下去,成為常態。

  3.不會改變大陸在兩岸關係中的主導權和主動權

  雖然,中美權力結構的變化對台海格局帶來影響,但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堅決的、明確的,絕不允許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一段時期以來,台海格局并沒有向著積極方向演變,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再度執政,并且向著“一黨獨大”的趨勢演變。民進黨在島內大搞“綠色恐怖”,製造“寒蟬效應”,島內“統派”勢力在民進黨的打壓下已經噤若寒蟬。蔡當局大搞“去中國化”,通過“修法”杯葛兩岸交流,台灣島內的分離傾向在增強,台海形勢更加複雜嚴峻。

  然而,隨著中國崛起帶來實力的增強,兩岸實力對比的天平已經大幅向大陸傾斜,并且這一趨勢還將持續下去,中國大陸越來越有能力反制島內“台獨”勢力和外來干涉勢力的挑釁。中國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中國不會讓兩岸分隔的局面一直持續下去。當前大陸已經牢牢掌握了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并決定台海戰略格局的演變,“台獨”勢力越來越難以通過“聯美拒統”實現“台獨”了,對此應該保持充分的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

  三、結論

  權力轉移理論揭示了世界權力格局變化的規律,而區域權力轉移的理論修正則從微觀層面揭示了一個地區權力格局重組的過程。21世紀以來,中美東亞權力結構的變化過程,不但印證了這一理論的客觀性,而且豐富了這一理論的內涵。隨著中國崛起,東亞權力結構正在向中美兩極格局演進,中國在東亞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在台海格局方面,當前大陸已經牢牢掌握了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和主動權,有充分的手段應對“台獨”勢力和外來干涉勢力的挑戰。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看到,台灣問題非常複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這就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在嚴峻複雜的兩岸關係形勢下,中國大陸要努力利用各種積極因素,化解消極因素,從而早日促成兩岸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注釋:

  ①《陳水扁首次明確提出兩岸“一邊一國”論》,參見http://www.huaxia.com/zt/2002-30/102755.html,最後訪問時間:2020年4月15日。

  ②Philip T. Reeker, "Daily Press Briefing"參見http://2001-2009.state.gov/r/pa/prs/dpb/2002/12477.html,最後訪問時間:2019年12月19日。

  ③“2006年催生新‘憲法’”,台灣《自由時報》,2003年9月29日。

  ④2006年10月,催生“新憲法”,2007年5月公布,2008年正式實施。參見林晨柏等:“‘陳總統’:明年‘大選’三個競爭”,台灣《中國時報》,2003年10月26日。

  ⑤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East Asia and Pacific Affairs, "US-Taiwan-China Issues," Foreign Press Center Briefing, 20 November, 2003.

  ⑥《溫家寶總理與美國總統布什舉行會談》,《人民日報》,2003年12月11日,第1版。參見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2003/12/20031209-2.html,最後訪問時間:2020年12月1日。

  ⑦“中台辦、國台辦就陳水扁當局公告舉辦‘入聯公投’發表受權聲明”,《人民日報》,2007年2月3日,第2版。

  ⑧C o n d o l e e z z a  Rice, "Press Conference by Secretary of State Condoleezza Rice," Dec.21, 2007, 參見http://2001-2009.state.gov/secretary/rm/2007/12/97945.Htm,最後訪問時間:2019年12月19日。

  ⑨Raymond F. Burghardt, "Press Roundtable," December 11, 2007, http://www.ait.org.tw/zh/officialtext-ot0721.html,最後訪問時間:2019年12月19日。

  ⑩安衛、李東燕:《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中國著名學者探討21世紀的國際焦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95頁。

  ⑪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在奧巴馬任期內的GDP增長率分別為:9.4%、10.636%、9.536%、7.85%、7.758%、7.298%、6.9%、6.7%。同時,2016年中國GDP總額(現價美元)為11.191萬億美元,而同年美國GDP總額(現價美元)為18.624萬億美元。因此,這段時期中美GDP總額的比值為60%左右。相關資料請參見:世界銀行數據庫,https://data.worldbank.org.cn/?locations=CN-US。

  ⑫《港媒:大陸將面臨台灣或成美日同盟“隱形成員”》,參見https://taiwan.huanqiu.com/article/9CaKrnJFfnk,最後訪問時間:2020年6月15日。

  ⑬汪曙申:《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下的台美關係新態勢》,《台灣研究》2016年第1期,第71-79頁。

  ⑭Donald J. Trump. Address Before a Joint Session of the Congress on the State of the Union, 參見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address-before-joint-session-the-congress-the-state-the-union-25,最後訪問時間:2019年12月31日。

  ⑮世界銀行官網數據,參見https://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united-states?view=chart,最後訪問時間:2021年4月20日。

  ⑯《“美國2019‘國防授權法’涉台條款全文”》,參見http://www.crntt.com/doc/93_7950_105147856_1_0802065941.html,最後訪問時間:2021年4月2日。

  ⑰《港台媒體稱台陸戰隊5月底秘密赴美訓練,美台同盟踏入實質》,參見https://www.guancha.cn/local/2017_07_31_420751.shtml,最後訪問時間:2020年3月21日。

  ⑱《外交部聲明》,參見http://new.fmprc.gov.cn/web/zyxw/t1780865.shtml,最後訪問時間:2021年4月15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7月號,總第283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