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總務省建議加速消除存在事故隱患的鐵路道口
http://www.CRNTT.com   2021-11-30 17:35:25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據共同社報道,日本總務省行政評價局30日,就既無欄杆也無警報器的“第四種道口”指出到2019年度末全國還有2603處,建議國土交通省加速予以消除。雖然這種鐵路道口存在事故隱患,但因當地居民反對等,廢除或改良的速度緩慢。行政評價局要求日本政府加強措施,包括敦促鐵路企業和當地居民開展協商等。

  第四種道口因不符合現行技術標準而無法新建,但現有道口作為過渡措施仍被允許。按都道府縣來看,山口縣數量最多,達到162處;其次是長野縣的121處等。

  建議提出,通過廢除和改為有欄杆和警報器的“第一種道口”,第四種道口比1960年度的超過6萬處已大幅減少,但近年來的年減少數量僅有50處左右。

  2019年發生的道口事故中,第一種道口每100處僅有0.59起,但第四種則為1.02起,發生頻率高。

  總務省調查各地狀況後發現,有意見指出“一些道口被當作農耕車通行及生活道路使用,難以廢除”;有的地方則是若道口廢除就需花時間繞行,因此無法得到居民理解。

  另一方面,改為第一種道口的每處初期費用約為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6萬元)。有意見指出這對於乘客數量減少的地方鐵路企業是一大負擔。此外,農道和鄉道等無法獲得基於《道口道路改良促進法》的補貼也是問題之一。

  國交相齊藤鐵夫接受建議後,在記者會上表示:“將利用與地方政府等的協商會及現有的補貼制度,進一步推進確保道口安全的舉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