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格局下的中國糧食安全對策
文章提出,(一)通過“內循環”確保糧食安全。
一是藏糧於地,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首先,要增強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約束力,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以建立健全“劃、建、管、補、護”長效機制為重點,貫徹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其次,要以輪作為主、休耕為輔為基本原則,促進耕地生態環境的改善和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最後,要促進種地養地結合,統籌考慮種養規模和環境消納能力,積極擴大種養結合循環農業試點範圍,處理好抓生產與保生態的關係,使藏糧於地戰略真正落到實處。
二是藏糧於種,助力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首先,按照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打好種業翻身仗”的要求,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有關精神,進一步保護和利用好種質資源,做到應保盡保、有序開發。其次,盡快啟動種源“卡脖子”技術聯合攻關。可通過構建“研發團隊+研發平台+企業”協同創新機制,整合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優勢力量,強化主要糧食作物、特色經濟作物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盡可能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成果。最後,提升種業企業核心競爭力。按照領軍型企業、差別化特色企業、專業化平台企業3個類別,有針對性地出台激勵政策,推動各類資源、人才、資本有序向企業聚集,幫助企業搭建商業化育種體系。
三是藏糧於智,增強糧食系統韌性。一方面,構建糧食產業大數據平台,建立健全糧食產業災害預警與防治體系。以物流倉儲智能化、風險預警常態化為主線,進一步探索物聯網、智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糧食產業中的應用廣度和深度,推動糧食產業由電腦代替人腦、機器代替人力,實現對糧食生產全過程、全覆蓋的動態監測,提高糧食系統防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抓住糧食進口受疫情影響正經歷大調整的“機遇”,加速推進國內糧食產業向氣候智能型轉變,提升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和災後恢復能力。例如,在糧食生產功能區,以灌排水與節水設施為重點,進一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在旱作區,以蓄水保墒、抗旱抗逆為重點,進一步提高農田水資源利用效率。
四是藏糧於民,提升糧農種糧積極性。首先,進一步完善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市場調控政策,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種糧機會收益、國際市場糧價等因素,合理制定最低收購價。其次,進一步擴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實施範圍,增強種糧農民的抵禦風險能力,並穩定其收益。最後,可基於“政府+市場”的方式,鼓勵對農業生態環境資本進行價值評估,建立生態環保成果的交易市場(如實施低碳技術發展低碳農業需要建立碳交易市場,流域上下游地區需要建立水權交易市場等),實現對種糧農民收入的生態補償。
(二)通過“外循環”確保糧食安全。
一是優化糧食進口貿易格局。一方面,用好用足WTO框架下的支持和保護措施,完善糧食進口關稅配額。既要適度提高非國有貿易進口配額的比重,為民營糧食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空間,又要適當增加高端糧食產品的配額量,滿足消費者對有機、低碳、營養糧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推動進口渠道重心從傳統的歐美國家轉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通過建立和培育多元化的夥伴關係,構建多元化的糧食供應渠道。在此基礎上,深化與具有地緣優勢與政治互信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從而保障糧食進口來源渠道的穩定性,實現高效穩定的國際糧源供應。
二是推動糧食企業由“走出去”向“融進去”轉變。首先,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糧食領域的經貿合作,為培育國際大糧商,鼓勵和支持國內糧食企業“走出去”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其次,加強收儲、倉儲、港口、船運等戰略性物流通道建設,進而在糧食產能消化、糧食加工等方面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積極推動糧食加工“走出去”。最後,充分尊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多元文化,主動加強文化交流,積極尋找國內糧食企業的企業文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的契合點,推動糧食企業由“走出去”向“融進去”轉變,從而更好地發揮出中國國際大糧商在保障國內糧食基本供給上的重要作用。
三是推動構建全球糧食安全命運共同體。首先,繼續深入推進南南合作,積極參與涉糧國際組織的倡議和活動,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努力。其次,立足國際視野,通過踐行《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和《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為其他國家落實糧食安全保障任務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提升對國際糧食市場和價格的影響力。最後,推動構建穩定良好的糧食國際市場新秩序。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間,中國要進一步推進國際抗疫合作,並借此契機構建全球糧食安全命運共同體,合作提升全球糧食供應能力的穩定性,增強全球糧食系統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