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港醫院推“換骹掂”程式 助病人家居做複康
http://www.CRNTT.com   2022-01-03 09:42:04


  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關節置換手術前後,病人需掌握大量術前、術後資訊,而紙質資料令病人感到混亂。大埔那打素醫院去年5月推出全港首個換骹專用應用程式“換骹掂”,病人可透過程式內的教學影片,在家中進行複康運動。有60歲病人利用該程式,術後一個多月已恢復至能夠行走一小時。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北區醫院將於今年上半年推出“換骹掂”。

  “手術做得再好,前後護理不到位,都會對恢復產生很大影響。”大埔那打素醫院物理治療部一級物理治療師麥卓恒表示,該院在2017年進行病人教育電子化可行性研究,醫院管理局新界東醫院聯網的跨專業團隊其後研究“換骹掂”應用程式,包含約20條教學影片、20多條常見問題解答,去年4月試行。

  95%用戶認為內容實用

  60歲的陳先生於去年11月完成換骹手術,術前在醫院上四堂物理治療課,但感到“混亂,分不清邊個係術前、術後運動”,透過使用“換骹掂”,他清晰知曉在術前術後不同時期的注意事項,根據視頻進行康復運動。

  麥卓恒說,病人可在院內治療與在家運動,儼如“有堂食,有外賣”。截至去年11月,該院269位完成換骹病人中,82%人已安裝該程式,95%用戶認為內容實用,會推薦給病友。

  病人也可透過程式內的“康復進度”功能,記錄手術日期、手術前後可持逐步行的時間、關節疼痛程度等,更直觀呈現關節情況。在“手術相片簿”,患者可上傳傷口照片,由護士判斷嚴重情況,與醫護及時溝通。

  醫護可將病人置換的關節型號、手術類型等錄入程式,方便病人去私家診所,甚至離港治療時,可以向醫生直接呈現病情。而傳統流程下,有關醫生需向醫管局申請查詢紀錄,耗時約一至兩星期,容易延誤治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