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情景喜劇”去哪兒了?
http://www.CRNTT.com   2022-01-12 10:48:13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據光明日報評論,如果不是上了話題熱搜榜,大家可能都想不起我們的電視熒幕上曾經出現過許多經典的情景喜劇。

  一年又一年,從早年的《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到後來的《家有兒女》《武林外傳》,它們都成了一代又一代觀眾的集體回憶。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情景喜劇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屏幕里越來越少見了。

  莫非,情景喜劇真的已經過時了?

  事實並非如此。“葛優癱”在時隔多年後還能成為網絡上熱傳的梗,《武林外傳》中的台詞和對白時至今日讓無數網友念念不忘,這些現象都足以證明情景喜劇在廣大觀眾心目中的地位。

  時光雖然在飛逝,當年的主創也還有不少依然活躍在舞台之上。從老一輩的葛優、宋丹丹,到中生代的沙溢、閆妮、姚晨,再到年輕的楊紫、張一山,按說,我們並不缺少“人才”。

  更不必說,情景喜劇的成本並不高,一個布景、幾位演員,足矣。比起動輒投資上億的大製作、大場面,情景喜劇的可操作性應該更高才是。

  然而,一部情景喜劇想要能出彩,卻又是最難的。遙想當年,《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里充滿智慧的對話,總能在寥寥數語之間就說盡人生的道理,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家有兒女》對中國家庭教育觀念的闡釋,都不是一個“喜劇”的稱謂能概括的。

  可見,根本問題還在於創作的態度和標準。這些年來,無論走紅的是武俠劇、玄幻劇,還是青春劇、偶像劇,很多都不再注重敘事的流暢、合理,而是主動迎合流行的趨勢和口味。於是,作品紛紛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更適合社交平台、短視頻的傳播。至於文本的意蘊和內涵,往往鮮有人關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