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經評論:抓好春季田管促豐收
http://www.CRNTT.com   2022-02-17 17:14:09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立春已過,春耕備耕由南向北陸續展開。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對於確保全年糧食豐收至關重要。剛剛結束的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大農業生產扶持力度,因地因苗抓好春季田管,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這一生產目標,需要全國上下勠力同心,各地黨政同責,全力以赴打好打贏春季農業生產這場硬仗,確保夏糧獲得豐收,為全年糧食穩產增產贏得主動。

  我國糧食產量在2015年突破1.3萬億斤以後,已連續7年保持在這一水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站上一個新台階後,受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育種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生態環境承載力趨緊和極端天氣頻發等多重因素影響,糧食增產難度越來越大。今年要想在更高起點上實現糧食穩產增產,難度加大。原因有二:一是去年秋播期間受連續陰雨天氣影響,冬小麥主產區播種進度較常年同期顯著偏慢,特別是晉冀魯豫陝5省麥播期普遍推遲,給夏糧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二是受糧食價格上漲影響,開春以來土地租金、農資價格走高,會抬高糧食生產成本,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要實現全年糧食穩產增產的目標,必須採取強有力措施持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挖掘糧食生產潛力。

  確保糧食穩產增產,關鍵是要解決好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耕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要堅守耕地紅線,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保護好黑土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主產區、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都要保面積、保產量。在耕地有限的情況下,良種是糧食穩產增產的關鍵。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種植效益偏低,影響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抓糧的積極性,這就需要強化政策供給,完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一方面,對農民要“輔之以利”,穩定種糧農民補貼。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在13個主產區全面推廣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確保農民種糧有合理收益,提振農民種糧信心。另一方面,對地方政府要“輔之以義”,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推動產銷區合作。在人多地少的國情糧情下,應加大糧食生產功能區政策支持力度,打造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集聚資源要素發展糧食生產,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