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網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四個關鍵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2-03-07 15:58:07


 

  正確認識鄉村社會本身正在轉型,在理解鄉村社會新特點下謀劃鄉村振興的定位

  長期以來,中國的鄉村社會被稱為是相對封閉的、人員身份比較單一和同質性的鄉土社會。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面向農業和農村的政策不斷調整,尤其是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調整、社會治理等方面政策的變化,以及鄉村社會本身的不斷發展變化,推動鄉村的功能從承擔附屬功能向核心功能轉變,農業從承擔農產品保障供應功能向多元複合功能轉變。具體來說,在當前城鄉融合背景下鄉村社會呈現出四個方面的新特點。

  第一,鄉村中居住的人口結構變得複雜和多樣,不同身份性質人口的權利以及和村集體的聯結關係差異大。從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來看,鄉村人口可以分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和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體現的是農戶經濟權利的實現,尤其是村集體資產管理盤活或村集體經濟壯大所產生收益分配獲益的最直接依據,也是獲得土地承包權的最重要的支撐,和鄉村集體的經濟聯繫最為緊密。從戶籍制度來看,鄉村人口可以分為有本村戶籍人口和無本村戶籍人口,無本村戶籍人口中包括曾經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存在的藍印戶口或農轉非戶口,這些人口雖然沒有本村戶籍,但在很多地方還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此外還有無本村戶籍的同時也不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人口。因此,村莊中的人口可以分為擁有村戶籍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沒有村戶籍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村戶籍但無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人口、無戶籍也無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人口四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些人口的居住空間也不僅僅局限於村莊,相當一部分人口居住在鄉鎮、縣城等其他區域,其生產和生活又和村莊是割裂的。此外,隨著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通過租賃房屋的方式在鄉村居住,成為新村民,雖然這部分村民不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是其生活在鄉村,和村莊的社會聯結非常緊密。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城市人口向農村遷移,從而使得人口結構上城鄉之間的聯結變得越來越緊密。

  第二,鄉村的業態結構發生變化。鄉村旅遊、休閑度假、研學考察、培訓會議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電商等新技術和市場渠道對農業從滿足自我消費為主向市場導向轉型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新型經營主體的不斷出現和壯大也使得農業朝著市場導向發展,從而不可避免地帶來農業生產體系的重構。鄉村業態結構的變化催化了鄉村人口就業、收入等結構性調整,也帶來了鄉村建設內容和標準的變化,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時,必須考慮到農村新業態的培育和發展所帶來的新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