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http://www.CRNTT.com   2022-03-23 09:03:24


 
  一是部分地區脫貧發展仍有一定程度外部依賴特征尤其是政策依賴性。少數脫貧地區脫貧過程具有明顯外部依賴特征,脫貧的政策依賴性較強。在政府主導下,雖然通過異地搬遷、政策支持、轉移支付、產業幫扶、項目扶持、就業脫貧、健康脫貧和公益行動等多元主體協作、多方資源聯動及多種方式並舉,在規定時間內達到了脫貧標準,但是,政策依靠和資源依賴性“輸血式”短期脫貧總體基礎較為薄弱,融入經濟大循環和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的主動“造血式”能力不足。總體而言,少數地區脫貧整體質量不高,農民收入水平仍然較低,農業現代化發展仍不充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仍不平衡,脫貧成效不夠穩固,仍然存在返貧風險。脫貧的外部依賴特征決定了這一類脫貧工作有待夯實基礎性、持續性、系統性和內生性發展支撐,在過渡時期和銜接階段,遇到自然災害、疾病、意外事故等突發情況,或者產業、市場、需求等方面情況變化,一些地區、一些群體可能因災、因病、因殘、因市場變化等,由“脫貧”轉入“返貧”狀態。

  二是脫貧人口的自我發展和持續發展能力總體提升需要一個較長過程。必須理性認識預防規模性返貧工作難度,這可能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不得不面對的嚴峻挑戰。由於脫貧人口素質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是一個持續累積過程,依靠政策性措施和保障性辦法脫貧的脫貧人口,如果缺乏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等人力資本持續投入,加上城鄉一體化統籌推進仍不均衡,一些脫貧地區脫貧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內生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脫貧致富能力難以短期內顯著提升,難以形成持續內生發展的人力資源支撐和人力資本優勢,就可能發生一定範圍、一定時期的“返貧”現象。

  三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特色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消除貧困是當今世界發展的重大實踐課題,我國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世界減貧奇跡。我國脫貧攻堅的主要經驗是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的領導貫穿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並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作用。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之後,不排除有的地方、少數機構及一些環節出現注意力轉移現象,需要及時鞏固拓展脫貧經驗,深度拓展脫貧的領導經驗和組織經驗,確保我們的制度優勢和組織優勢轉變為預防返貧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綜合效能,進一步提升鄉村建設水平、鄉村發展水平和鄉村治理效能。

  多措並舉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借鑒扶貧開發和脫貧攻堅經驗,防範化解規模性返貧風險需要多措並舉,通過事前預防和事後幫扶、開發發展與保障式幫扶、長期長效機制與短期應急幫扶以及政府社會與群眾相結合的總體思路,重點構建內生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提升脫貧人口的發展能力,落實守住底線的具體責任,努力管控返貧風險。

  一要堅持問題導向,構建內生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在過渡期和銜接期,要進一步總結提煉黨對脫貧工作的領導、構建全國一盤棋脫貧攻堅體系和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等寶貴經驗,並充分運用於“有效銜接”階段,積極構建預防規模性返貧的體制機制,強化解決“三農”問題的造血式內生發展機制,有效擺脫政策性補助依賴和單純外部輸血的外源式、外力式脫貧效應。要進一步通過構建內生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激勵脫貧人口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能動性,激發農民創造力,釋放農業發展能量,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為此,要確保過渡期和銜接階段制度體系延續到位、體制機制落實到位、責任壓實落細到位、協同聯動高效預防到位,不出現制度真空、政策落空、機制缺失和組織缺位。

  二要堅持目標導向,提升脫貧地區和人口的持續發展能力。要進一步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城鄉一體化和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大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力度,積極推進城鄉要素流動,努力拓展農村農民的發展機會和發展空間,尤其要持續固化、優化項目推進的產業扶貧,強化農民增收的產業基礎,夯實農民持續增收的經濟基礎,消除外部資源依賴、政策依靠的短期影響,減少不穩定因素,夯實穩固鄉村振興基礎。以鄉村振興實現包括農民在內的共同富裕為目標,更為重要的是持續促進農民素質提高,完善農村農業組織形式,持續提升脫貧地區脫貧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尤其是通過加大各類教育、各種培訓,全面提高農村人力資本水平,充分開發農村勞動力資源,提高返貧高風險人群的人力資源質量,構建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新型農民隊伍,從根源上阻斷規模性返貧現象。

  三要堅持績效導向,強化各層各級責任主體的聯動責任。要進一步強化精准脫貧後的精准防控“返貧”責任,明確完善預防返貧的體制機制,加強各層各級組織領導,協同各方力量各種資源,建立返貧風險人口數據庫,精准識別返貧高風險人員,動態跟蹤可能返貧具體情況,加強返貧數據監測和前瞻預警,全面掌握潛在返貧原因,分類多措並舉精准實施干預,落實預防化解返貧風險的責任。在過渡期和銜接階段的全過程、全環節中,要發揮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環節落實落細落定預防規模性返貧責任,確保組織領導不缺位、政策機制不脫節、壓緊責任不脫實、壓實工作不脫崗、精准幫扶不脫鈎,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成效,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王廷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