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在山東日照植樹造林(西班牙《國家報》網站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德國“中國平台”網站3月31日載文《抵禦風沙和氣候變化的綠色長城》,文章說,在北京的日壇公園,一些樹木上掛著“九龍柏”等標牌。該公園裡的古樹,有一些已經被圍護起來,下垂的枝幹由木樁支撑。這些樹木有數百年的歷史。在中國的大都市中,這種古老的樹木已經變得稀有。因為過去的城市規劃往往只為公園提供很少的空間。而在很多年裡,來自西部地區的春季風暴會裹挾著戈壁沙漠的細沙,席卷整個北京。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自1978年以來,北京已啓動了多項植樹造林計劃。迄今為止,這些計劃屬於世界上此類項目中規模最大的之一。它們還有著“三北防護林”或“退耕還林”之類的好名字。為了抵禦來自戈壁的風沙,中國已投入巨資用於植樹造林。這些年來,首都的沙塵暴實際上已經變得不那麼頻繁了。
中國植樹造林的規模令人印象深刻。官方媒體最近宣布,僅去年一年中國就完成造林360萬公頃。按照政府的說法,這種情況將至少持續至2025年。中國希望每年都增加德國巴登-符騰堡州那麼大面積的森林。到2025年,中國的森林覆蓋率預計將由目前的23.04%提升至24.1%。
不過,此森林非彼森林。舉例來說,中國正在大量種植桉樹。“森林面積會首先迅速增加,然後再次減少,”世界自然基金會負責森林政策的蘇珊•溫特說,“像世界上許多其他地方一樣,中國經常種植楊樹、桉樹等樹種,因為這些樹種生長很快。但單一栽培難以提供使森林更具適應性所需的生物多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