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生產函數底層架構出現變化,新的生產要素與生產方式展現出越來越強的重要性,我國學界已普遍認識到積極參與全球創新鏈競爭的戰略意義,雖然對於創新鏈還存在不同理解,但對於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的創新鏈內涵已經形成以下共識:創新鏈基於產業環節存在一系列創新節點,不同節點的創新主體以產業發展為導向,通過調配與整合鏈上的創新資源,最終實現價值創造與增值;產業發展在創新鏈中起導向作用,創新範圍不僅包括科研知識創造、技術與產品成果創新,也包括商業模式、服務功能的改進;創新主體對創新資源進行調配整合,既包括對材料、設備、資金等有形資源的調配,也包括對知識、信息、觀念等無形資源的整合;創新主體中,大學及科研機構等是基礎知識的主要創新者,企業是科技成果應用與商業化的主要實施者,金融機構或科技中介機構是創新要素的主要調控者。
當前,我國對人工智能創新鏈的研究還比較缺乏系統性。進一步深化相關研究,需依據人工智能的“技術—經濟”特性,研判人工智能創新鏈的主要特征。相關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多元性。首先是創新參與主體多元性,既包括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大學科研機構等創新活動主體,也包括政府、金融機構、科技中介機構等其他主體;其次是創新資源多元性,包括人才、資金、專利、設備、觀念等;最後是創新鏈結構多元性,包括政策鏈、服務鏈、資金鏈、人才鏈等一系列配套鏈式架構。二是協同性。創新主體對產品進行研發創新的過程,涉及需求分析、技術解構、服務演化等一系列新知識積累,只有當這些新知識與其他創新資源在各主體間充分流動,各主體就創新行為達成協同,才能有效實現創新。三是循環性。創新產品進入市場後,市場對產品、服務提出新的需求,使用、體驗產生的應用數據與信息反饋重新進入創新鏈結構,作為一種新的創新要素促進理論研究與技術更迭。四是發展性。創新資源的循環流動意味著創新鏈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架構。隨著創新主體的不斷增多,創新範圍與產業領域持續擴張,創新資源進一步發揮溢出效應,創新鏈地位也將進一步鞏固。
全球人工智能創新鏈競爭態勢
當前,全球人工智能創新鏈基本形成了中美兩國主導、東亞北美西歐協同引領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