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參與全球人工智能創新鏈競爭
http://www.CRNTT.com   2022-04-19 10:35:47


 

  第一,推進基礎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要加快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體系,在重點前沿領域探索布局。特別是要發揮我國算力強、數據多、場景全、使用基數大的優勢,力爭在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基礎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方面取得變革性、顛覆性突破,全面增強人工智能原始創新能力。與此同時,要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促進產學研用結合,建立健全政府、企業、行業組織和產業聯盟、智庫等的協同機制,加強在技術攻關、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協調配合。

  第二,加強相關產業與人工智能產業鏈創新鏈融通發展。需充分發揮我國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應用方面的巨大優勢,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人工智能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依托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大力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示範、政策試驗和社會實驗,形成一批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加快構建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協同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發展多種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促進企業之間、企業與大學及科研院所之間的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轉化。

  第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優化創新環境。一方面,要實現創新發展和風險治理的有效平衡,加強各類標準規範、數據開放與隱私保護、算法監管與問責等體系化研究,引導和規範人工智能發展。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人工智能領域監管的適用性問題,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良好的商業秩序,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

  第四,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大力增加高端人才供給。既要加強人才儲備和梯隊建設,積極開設人工智能專業,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又要拓寬國際人才交流渠道,鼓勵國際合作交流,還要完善全國統一、競爭有序的技術產權市場體系建設,建立並完善人工智能知識產權交易制度,促進技術擴散。

  第五,有效拓展國際合作,參與全球人工智能創新鏈與治理體系。需堅持國際視野和全球思維,以開放心態應對全球競爭,搭建全球化服務平台,促進國際交流,吸引全球創新資源要素參與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及產業發展,廣泛組織參與人工智能國際合作。要完善人工智能產業貿易促進政策,加強制度供給和法律保障,加強人才交流與技術共享。應借鑒國際規則和經驗,圍繞數據跨境流動等重大問題探索建立治理規則,積極參與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規則制定,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