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日前,文化和旅遊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這是對黨中央、國務院相關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要舉措,為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明確了具體路線圖。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有其獨特優勢,文化產業具有融合性、創意性特征,附加值高、吸納就業廣,挖掘鄉村特色文化成就特色產業,能夠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同時,將鄉村潛在資源轉化為市場接受的文化產品,能讓優秀的傳統鄉村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以文化產業發展帶動鄉村美學普及和教育,塑造鄉村文明新風尚,豐富鄉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農民文化素養,讓物質和精神生活都富起來。
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文化是根本。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廣大鄉村地區沉澱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基因,積累了多元的文化資源。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充滿鄉土氣息的節慶活動、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這些既是人們心間揮之不去的鄉愁,又共同構成各地獨有的鄉村文化。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要深刻理解鄉村的文化血脈,不能脫離培育鄉村文化的鄉土鄉情。機械化照搬城市模式和低水平複制他人經驗都不可取,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傳統優秀的鄉村文化與農民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要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產業是載體。廣大鄉村地區不乏優秀文化資源,但是普遍缺少將其產業化發展的先進理念和現實路徑。我國6萬項國家、省、市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都在鄉村地區,很多鄉村手藝人渴望把“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很多古老村落的村民也希望搭上鄉村旅遊發展的快車,但苦於不了解市場、不熟悉經營,一些生動的文化資源沒能轉化成文化產品進而形成產業,鄉村文化的價值未得到充分挖掘。
因此,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首先要解決人才問題,建立有效機制,調動企業、社會組織、高校、文化工作者等多方力量廣泛參與,從科技、信息、創意、市場、金融等環節解決產業發展難題。同時,加強對鄉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並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以重點產業項目為載體,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形成農民主體、企業推動和人才匯聚的合力,做強產業發展大文章。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