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5月5日,市民在廣西南寧市那考河濕地公園游玩(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今年的立夏節氣將於北京時間5月5日到來,自此風暖晝長,萬物繁茂。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每年陽歷5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45°時,為立夏節氣開始。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是“大”的意思,指春日遠去,夏季開始,萬物至此皆已長大,故名立夏。
立夏是萬物生長的旺季。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間隔15天,每15天又分成三候。每一候都有動物、植物、鳥類、天氣等隨季節變化的周期性自然現象,這些現象稱為“物候”。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蛄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首先可聽到螻蛄在田間的鳴叫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一種瓜蔞類的藥用植物)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此時,萬物已褪去了春日的青嫩,果蔬、野菜日日攀長、俊秀繁茂。
立夏後,白晝漸長,氣溫驟升,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盛的季節。農諺說:“豌豆到立夏,一夜多一杈。”這時,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在此時進入了大忙季節。
中國古代很重視立夏節氣。歷史有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天子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舉行盛大的“迎夏”儀式,並指令官員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儀式上,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司夏之神的敬意和對夏糧豐收的祈求。明朝《帝京景物略》中記載:“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到立夏那一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官員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塊,切割分開,由皇帝賞賜給官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