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田解旱“愁” 四川在安寧河穀打造糧倉
http://www.CRNTT.com   2022-07-07 10:15:42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7月的安寧河穀烈日暴曬,河道兩岸坡地上紅土裸露。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市位於安寧河流域最南端,在這個最為乾旱的季節,會理市黎溪鎮河口村村民文美不再擔心用水問題,她家澆灌過的玉米長勢旺盛。

  “以前從四月一直到七月,旱得人和牲口都沒水吃,更不用說澆灌莊稼了。”文美回憶起當年缺水的日子說。那時候,她和丈夫只能每隔幾天騎車載著抽水機和10個大水桶,到一公里外的黎溪河取水。“這些水除了生活使用之外,只夠澆5分地。”

  據新華社報導,2019年,文美家旁的大海子水庫由小一型水庫升級為蓄水量195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不僅解決了全鎮所有3000多戶、18000多人吃水問題,也滿足了5萬餘畝耕地的灌溉。

  總面積3.66萬平方公里的安寧河流域土壤肥沃,十分適宜種植農經作物。不過按當地話說,“水在河裡流,人在岸上愁”,由於氣候炎熱乾旱,加之河低山高,安寧河流域內11個縣(市、區)雖然守著滔滔河水,卻處於缺水的尷尬境地。

  今年初,四川省提出將安寧河穀打造成第二個“天府糧倉”,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設快馬加鞭推進。

  從涼山州西昌市裕隆回族鄉興富村的傍山小路迤邐而上,行至半山坡,太和隧洞赫然入目。隧洞長12公里,穿山而過,然後沿安寧河西側綿延120多公里,經由渡槽、倒虹管等連接到安寧河上游的大橋水庫。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