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美激進加息並沒有對症下藥
http://www.CRNTT.com   2022-07-15 16:49:20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造成目前美國通脹高企局面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供應鏈受阻導致供給短缺,從而推高能源和食品價格,美方的激進加息並沒有對症下藥,長期看也無法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考慮到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其當務之急應是多做有益於全球供應鏈暢通穩定之事。

  這段時間,美國政府頻頻表態要採取措施抑制通脹,於6月份進行了近30年來最大幅度加息。美國貨幣政策變動對遏制其國內通脹的效果尚待觀察,但已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引發多方擔憂。考慮到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其當務之急應是多做有益於全球供應鏈暢通穩定之事。

  目前,美國國內飽受“40年高點”通脹的煎熬。美國勞工部當地時間7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上漲1.3%,同比上漲9.1%,漲幅繼3月份和5月份之後第三度刷新40年來的峰值。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0%,同比上漲10.4%,高於5月份的10.1%。超過一半的美國消費者正不得不改變飲食習慣,以應對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面對通脹壓力,美聯儲將遏制通脹作為現階段的首要任務,在年內已三次加息的基礎上,預計7月份還將有所動作。

  加息通常可在短期內抑制總需求,對需求過旺造成的通脹有效。但是,造成目前美國通脹高企局面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供應鏈受阻導致供給短缺,從而推高能源和食品價格。因此,美方的激進加息並沒有對症下藥,長期看也無法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早在去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警告,全球範圍內持續的供應受阻可能使通脹預期失控。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承認,很多推升通脹的因素比如俄烏衝突,不由美聯儲控制,“其中很多都真的不取決於貨幣政策”。

  對於目前全球範圍內的供應鏈受阻,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方面,美國逆全球化大勢而動,拉小圈子割裂世界市場,四處兜售對華脫鈎的“印太經濟框架”,無視中國作為全球貿易龍頭對維繫世界供應鏈運轉、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的貢獻,使得國際貿易遭遇極大阻力。另一方面,俄烏衝突爆發後,美西方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高強度制裁,再叠加俄羅斯的反制舉措,使商品流通雪上加霜,導致世界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供應大大萎縮,推升了大宗商品價格。這兩方面因素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衝擊,廠商生產、物流成本高企,最終傳導至消費市場,導致通脹居高不下。

  在供給不足的情況下,美聯儲加息不僅無法解決居民對能源、食品等生活物資的剛性需求,反而會導致生產者成本繼續上升,長期內進一步抑制供給,引發滯脹。更為重要的是,由於美國經濟的明顯輻射作用,其輪番加息外溢效應明顯,因為更高的利率推高了美元匯率,推升世界經濟發展成本,更使得部分國家特別是負擔巨額美元債務的新興市場國家承受巨大壓力。

  當前,祗有迅速解決供應鏈受阻的問題,才能有效緩解全球面臨的高通脹,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復甦的道路。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無益於降低不斷攀升的商品價格。美國更應承擔自身責任,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政策協調,加強合作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暢通。(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仇莉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