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人生活在一個遍布監控的國家”
http://www.CRNTT.com   2022-07-20 12:03:22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美國長期濫用領先的網絡技術實施大規模監控竊密。在侵犯本國公民隱私的同時,對其他國家甚至其盟友進行竊聽。事實證明,美國是當之無愧的“黑客帝國”“監控帝國”“竊密帝國”。

  美國喬治城大學隱私與技術法律中心近日公布一份名為《美國的天羅地網:21世紀數據驅動下的驅逐》的報告。報告顯示,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精心設計了一張復雜而龐大的監視網絡,可以監視生活在美國的大多數人,且無需獲得許可。分析認為,喬治城大學的這份報告揭開了美國執法機構大規模系統監控的面紗,而這僅僅是美國大肆監聽、竊密的“冰山一角”。

  美國《洛杉磯時報》——

  “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經常跨越法律和道德界限,收集公民的個人信息”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報導說,多年來,法律專家、民權活動人士和律師一直指責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在針對移民和美國人的監控上“做得過火”。喬治城大學最新的報告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所行使的職能已經遠遠超出了移民執法權限,正變成一個更廣泛的國內監控機構。

  報告顯示,該機構繞過旨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地方法律,從第三方機構獲得美國公民的信息,這些第三方機構包括公共事業公司、私人數據庫等。報告稱,2008年至2021年間,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花費了約28億美元進行監控、數據收集和數據共享計劃。

  該報告作者之一妮娜·王表示:“令我震驚的是,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已經建立了大範圍的監控基礎設施,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跟蹤任何人。”她說,該局在幾乎完全秘密的、不受監督的情況下提升監控能力,避開了相關規定和議員們的關注。研究人員發現,該局擁有美國3/4成年人的駕照數據,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掃描了至少1/3的成年人駕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