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芯”法折射美國霸權心病
http://www.CRNTT.com   2022-08-13 18:00:08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據新華網報導,美國日前正式出爐《2022芯片與科學法案》(以下簡稱“芯片法案”),既欲推動芯片製造“回流”美國本土,又企圖借此打壓其他國家發展、維繫美國霸權。美國的意圖和做法與市場規律和全球化潮流背道而馳,將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扭曲,對國際貿易造成擾亂,是美國大搞經濟脅迫的又一例證。

  “芯片法案”被視為美國政府近年來出台的最重要的產業政策之一。根據這一法案,美國政府將投入資金支持美國芯片製造和研發。法案同時規定,只要接受美國政府補貼,10年內就不得在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擴大先進芯片產能。該法案一經推出便廣受批評質疑。《紐約時報》稱,法案看起來雄心勃勃,但恐怕難以見效。

  “芯片法案”與要素優化配置的市場規律背道而馳。數十年來,美國芯片製造業不斷向東亞地區轉移,歸根到底是由於美國本土生產成本太高。據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披露,建設一家先進的芯片工廠並維持運營十年,美國的成本比亞太經濟體高出約30%-50%。美國政府濫用行政立法擾亂市場秩序,只會導致芯片生產成本上升,令消費者受傷。美國政府所謂法案將給美國民眾帶來“更便宜的汽車,更便宜的電腦”的說法純屬自欺欺人。

  “芯片法案”大搞經濟脅迫,強迫“選邊站隊”,干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行。隨著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芯片產業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跨區域的產業鏈供應鏈網絡,形成相互協作的高效格局。然而,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強迫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切割重組,對全球產業穩定運行造成衝擊。韓國《韓民族日報》刊發社論直言,美方的要求已達到侵害韓國經濟主權的水平,嚴重損害兩國互信。美國《國會山報》指出,美方如果強制進行產業轉移或脫鈎,必然導致全球分工出現混亂,加劇芯片供應緊張,進一步惡化美國自身面臨的問題。

  “芯片法案”充滿冷戰思維,以競爭之名行打壓之實,遏制他國之意路人皆知。近年來,美國圍繞芯片大作文章,一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直言這是“典型的技術恐怖主義”。這種由冷戰思維主導的芯片產業保護政策注定事與願違。波士頓咨詢公司等機構估計,如果美國採取對華“技術硬脫鈎”政策,美國半導體企業受損更大,預計將使它們喪失18%的全球市場份額和37%的收入並減少1.5萬個至4萬個高技能工作崗位。

  “芯片法案”折射美國維護經濟霸權的“心病”。所謂“脫鈎”“斷鏈”違背經濟規律和企業選擇,悖逆全球經濟深度交融大勢。借搞科技壟斷、封鎖、壁壘干擾別國創新發展,不過是看似精明的小算盤而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