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文景之治”
“巍乎盛景——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基本陳列”展出精品文物近千件,并設有9處多媒體互動體驗區,全面展現了漢代物質文化、政治制度及精神生活。
展廳裡,整齊列隊、氣勢威武的武士俑引人駐足。這些武士俑出土於漢陽陵南區外藏坑,原本頂戴武弁(古代軍人的烏紗質冠帽),頭扎陌額,身穿戰袍,以帶束腰,外套鎧甲,腿縛行縢,配備鐵劍、木盾、弩箭等兵器。有的身佩微縮印章,有的腰掛“半兩”銅錢,有的配有小型貝殼,儼然是一支裝備齊全的地下軍隊。
漢初社會經濟逐步繁榮,孕育出新的審美需求。在秦代塑衣式陶俑基礎上,皇家工匠吸納楚文化元素,創作出工藝複雜、外形華麗的著衣式陶俑。“這些彩繪陶俑原本都穿著特制絲麻衣袍或鎧甲,配有能够活動的木質雙臂,古代文獻中稱之為‘衣紈綈’。歷經2000多年的漫長歲月,陶俑身上的木臂和服飾早已腐朽不存,於是成了我們所看到的缺失手臂的‘裸俑’。”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講解員馬昆說。
秦代兵馬俑注重寫實,俑的五官、身體比例與真人極為接近,漢代兵馬俑則更注重寫意,著力刻畫人物神態。“這件武士俑頭雖然只有頭部,但由於保存完整、刻畫細致、形神兼備而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馬昆介紹。此俑頭臉型方正,顴骨高凸,鼻梁高聳,眉眼口唇上揚,看上去像是一個含蓄內斂的北方大漢心中藏著樂事而忍不住流露出歡愉的表情。不同於秦兵馬俑的威嚴肅穆,漢陽陵中的陶俑大多面帶微笑,反映了“文景之治”時期人民的精神狀態。
除了英姿勃發、披堅執銳的列隊武士俑,容姿秀雅、美目流盼的侍女俑也是一道靚麗風景。獨立展櫃裡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出土於漢陽陵陪葬墓,是漢陽陵塑衣式陶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此俑身著3層立領右衽深衣,呈跽坐狀,雙手攏於寬大的袖筒內,向上拱手遮於口鼻前。仔細端詳其容貌,面似鵝蛋,目細眉長,鼻子挺秀,口小唇紅。一頭烏黑秀發自前額處中分,挽髻頸後,肩下又分出一縷,顯得飄逸脫俗。深衣緊窄合身,下擺呈喇叭狀,腰間系彩帶,凸顯出苗條身材,袖口、領邊飾以朱紅錦緣,顯得輕盈靈動。陶俑整體高貴典雅,富有濃厚的楚文化風韵。
漢代人“事死如事生”,漢陽陵隨葬品中還有種類齊全的生活明器和陶塑動物。豬、馬、牛、羊、雞、狗等陶塑成群成組,栩栩如生,極富生活情趣,再現了西漢時期六畜興旺的場景。此外,還有陶灶、鐵釜、陶甑等炊具,銅量、銅權(砝碼)、鐵累(秤砣)等計量器,編鐘、編磬等樂器,陶漏壺、博山爐、銅鏡等生活用品。展櫃裡這件陶圍棋盤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圍棋盤。它由一塊普通的地磚刻劃加工而成,出土時已有殘損,呈不規則五角形,上面清晰的棋道結構和星位標注,與今天的圍棋棋盤相差無幾。漢陽陵帝陵外藏坑中還發現了距今2100多年的茶葉標本,對研究中國茶文化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