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生動呈現大漢盛景
http://www.CRNTT.com   2022-09-20 18:04:42


 

  走近歷史場景

  “樂游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千年時光流轉,漢家陵闕早已掩埋在歷史的塵煙中。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運用科學、先進的保護理念和展示手法,讓今人得以親睹漢代陵闕的風貌。

  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搭建於帝陵封土東北10個外藏坑遺址上,主體建築完全埋於地下,建築頂部由黃土覆蓋,并植草種樹,很好地恢複了陵園原來的風貌。

  遺址保護展示廳仿照墓道的結構層層下沉,采用空鍍膜電加熱玻璃將整個遺址區合圍起來。“這種特殊玻璃制成的幕墻和通道將文物和觀衆分隔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溫濕度環境中,在最大限度保護文物遺存的前提下,讓觀衆可以近距離、多角度欣賞文物,帶來沉浸式的歷史體驗感。”馬昆說。

  展廳內采用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再現了歷史場景,讓觀衆貼近感受西漢宮廷生活。在幅寬3米多的旋轉舞台上,以國際先進的幻影光成像技術呈現了4幕不同的場景,演繹漢景帝與王皇後的生平故事以及漢陽陵考古發現的艱辛歷程,每個場景的轉換僅需3秒左右。鮮活的歷史人物影像出現在舞台上,與精心制作的布景、道具巧妙融為一體,給觀衆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

  南闕門是帝陵陵城四門中的南門,由兩組對稱相連的“三出闕”建築組成,是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帝陵陵闕建築遺址。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外觀是一座仿漢式闕門建築,展現了漢代三出闕高台建築雄偉高大的氣勢。近2000平方米的展廳內,豐富的圖片資料系統介紹了中國古代闕樓建築發展演變的歷史。

  宗廟遺址(即“德陽廟”遺址)是漢陽陵重要的建築遺跡,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平面為“回”字形雙回廊結構,形制規整,規模宏大,是目前發現保存最完整的帝陵陵廟建築遺址。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將宗廟遺址局部複原、水平上移,并進行大面積綠化,既能讓觀衆領略西漢宗廟建築的恢宏氣勢,又使這一珍貴遺址得到有效保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