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軍事:以獵物形式出現的“高端獵手”
http://www.CRNTT.com   2022-10-01 14:36:47


  中評社北京10月1日電/據解放軍報報道,盡管名字聽上去很“高大上”,卻被質疑能否代表下一代反輻射導彈的發展方向——今年7月下旬,美國諾格公司研制的AGM-88G“增程型先進反輻射導彈”進行了第3次實彈測試,對目標陸基防空雷達系統進行了探測、識別、定位和攻擊。

  此前,印度國防研究部門也透露消息,計劃開發新的反輻射導彈,用於反制空中預警和控制系統。

  類似的研發“頻頻發力”,使反輻射導彈一再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那麼,什麼是反輻射導彈?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先提到另一種更為大家所熟知的裝備——雷達。作為探測對手武器火力威脅的重要手段,雷達是信息化戰爭中當之無愧的關鍵節點,素有“掃描之眼”“感知神器”之稱。正因為它的出現,始有透明戰場之說。雷達是否處於優勢地位,甚至直接影響著戰局走向、決定著戰爭勝負。

  也正因此,“發動攻擊先打對手雷達”業已成為各國軍隊的共識。反輻射導彈正是為此而生。

  和電磁壓制等軟殺傷手段的“短期致盲”效用不同,反輻射導彈最大的本領是,能捕獲、辨識敵方雷達發射的電磁波而不易被對手察覺,并能據此逆“波”而上直接“摘除眼球”,達到物理摧毀敵方雷達的目的。

  自問世以來,反輻射導彈與雷達展開的“貓鼠游戲”一直在進行著。

  尤其是近年來,在一些熱點地區發生的軍事衝突中,反輻射導彈成功“獵殺”對手防空系統雷達的情況時有發生,使其聲名鵲起。

  但同時也有消息稱,在上述對抗中,有一些反輻射導彈遭到“反殺”,或被攔截,或被誘騙和幹擾,這使得人們對反輻射導彈的功用又在心中“打上問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