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前進”到“復興”:法執政黨能否順利成年
http://www.CRNTT.com   2022-10-11 17:01:08


 
  另一方面,在現代議會制和政黨制之下,總統和總理無疑是黨派政治的產物,但一旦勝選,他們便擔負著統合全國的政治使命,至少在表面上,不能表現出過於強烈的黨派屬性。過於明顯地謀一黨之私利、或者將黨派色彩強加給社會公共生活,容易引起在野陣營的反彈和公眾觀感的惡化,甚至只是身兼黨政最高職務這一事實本身,都顯得可疑而危險。在這個意義上,雖然辭去黨魁的總統和總理往往仍是其政黨的真正權威領袖,但黨政分離的表面功夫仍然不能不做。就其制度內核的意蘊而言,這種黨政不兼容性,同反君權、反教權、反政教合一鉗制人心的歷史傳統也不無暗合之處。

  復興雄心相似,路徑各有千秋

  在中文語境中,“復興黨”聽上去是個平淡無奇的名稱,但在法國語境中,Renaissance卻能多少能令人產生“思古之幽情”:因為它和著名的“文藝復興”同名,由此營造出一種比日常政治更加宏大的想象空間。

  在此次更名之前,“復興”名稱並非第一次出現,在2019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共和國前進黨聯合其他友黨,曾以“復興”作為競選聯盟的名稱,但選舉結果卻遠遠配不上這一名稱:雖然最終議席和極右翼的國民聯盟持平,但得票率上仍然被後者以微小優勢力壓一頭,沒能完成阻擊極右的目標。

  事實上,任何一個曾經輝煌過的民族,內心都不可避免地萌發“復興”的雄心和夢想,無論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是“讓美國再度偉大”、“再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抑或法國對戴高樂主義的尊崇,甚至是英國脫歐背後對主權的執念和對“全球化英國”的憧憬,無不反映出這種“意蒂牢結”。甚至可以說,馬克龍主義者和極右派互為對手,但在“復興”本身的訴求上並無分歧,2022年的大選中成為現象級話題人物的極右派候選人澤穆爾'(Eric Zemmour)及其成立的“再度征服黨”(Reconquête),不過是一個簡單粗暴版本的“復興”而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