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前進”到“復興”:法執政黨能否順利成年
http://www.CRNTT.com   2022-10-11 17:01:08


 
  再從馬克龍之前的三任總統來看,希拉克在1976-1995年的長達18年時間里,一直是自己創立的“保衛共和聯盟”(RPR)的主席,而在此期間,他曾短暫出任總理(1986-1988),且沒有辭去RPR黨主席職務,但在1995年當選總統後,他將黨主席職務交棒到政治接班人阿蘭·朱佩手中。而朱佩也在隨後兩年時間里兼掌總理(1995-1997)和黨務大權,並於2002年議會選舉之際,將RPR和其他小黨整合為總統多數聯盟、進而建立人民運動聯盟。

  2007年薩科齊當選總統之後,卸下了人民運動聯盟主席的職務(此前曾兼任該職和內政部長),但在隨後的五年任期內,該黨並沒有產生新主席,實質上繼續處於薩科齊的操控之下。2012年薩科齊連任未果、暫退政壇,黨主席也交棒到科佩(Jean-François Copé)手中,但隨即開啟了一段內亂插曲:後者在黨內難以服眾,又因為2012年選舉資金醜聞而被迫辭職,隨後該黨有半年時間處於三頭集體領導之下,直到2014年12月薩科齊卷土重來,再度出任黨主席,並於2015年更改黨名為“共和黨”,其中不乏擺脫此前負面形象的用意。

  而在2012-2017年間的社會黨政府治下,黨政關係劃分得更加清楚:無論是總統奧朗德,還是兩任總理埃羅(Jean-Marc Ayrault)和瓦爾斯(Manuel Valls),都不曾兼任黨的第一書記(Premier secrétaire)。相反,2008-2012年間擔任第一書記的奧布里(Martine Aubry)曾試圖問鼎總統大位,但在黨內初選中敗給奧朗德;隨後的兩任第一書記德希爾(Harlem Désir)和康巴德利斯(Jean-Christophe Cambadélis)都只是黨內二線人物,而當德希爾2014年被任命為國務秘書後,也隨即辭去了第一書記職務。

  在一些法國媒體看來,在國家最高權柄和黨魁職位之間的不兼容性,已經成為法國“共和傳統”的一部分——儘管這個措辭充滿含糊和不確定。在歷史上,“共和”一詞更多地用在反君權(如大革命時期)、反教權(如德雷福斯事件中)議題,在當下現實中則更多地用在反對政治和宗教極端思潮、捍衛政教分離體制上。

  一方面,法國政壇中政黨林立,內部又往往派系橫生,需要一個或資歷深厚、或長袖善舞的人物來居中協調,而黨務涉及到種種瑣碎細節,會對政治人物聚焦於國事大政造成干擾(類似地,近年來對議員兼任地方職務的主要限制理由,也是後者會影響議員出勤表決,從而對政策合法性造成侵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