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守的是人民的心
http://www.CRNTT.com   2022-10-21 15:44:49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報道,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龔雲: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民生”的篇章,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格外關注的部分,“人民生活品質”首次被寫入其中。從十九大報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到二十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既有一以貫之、始終不渝的人民立場和為民初心,更有根據新發展階段的新特點而提出的新要求、部署的新舉措,描繪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圖景。

  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報告將完善分配制度列為民生工作的第一條,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新征程分配制度的重要地位,其中有一些新的提法和要求。例如,報告提出要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強調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過這些方式“切好分好蛋糕”。報告首次提出規範財富積累機制,具有很強的問題導向。在推動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需要規範財富積累機制,增強財富分配公平性,縮小財富分配差距。

  在推進共同富裕的進程中,社會保障、醫療、教育、住房等都是承擔社會托底作用的重要領域。報告中特別提到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相較於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從“加強”到“健全”,體現了更高的水平、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針對當前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報告提出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針對人民群衆關心的住房問題,報告強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為房地產市場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指明了方向。可以看出,報告作出的各項工作部署,充分體現了時代要求和人民期盼,將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指向清晰,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精准性。

  細讀二十大報告,“人民”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綫。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首先就是要堅持人民至上;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其中之一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報告在部署未來任務時,分了不同領域、部分,但可看到其內在的相通之處,如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最終是為了不斷給人民帶來更高品質的生活。學習二十大報告,要充分體會其中的人民情懷,深刻認識發展和穩定、發展和民生、發展和人心的緊密聯系,推動發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