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為“地球之腎”築牢司法保護屏障
http://www.CRNTT.com   2022-11-07 15:26:15


  中評社北京11月7日電/網評:為“地球之腎”築牢司法保護屏障

  來源:東方網 作者:付彪

  11月5日,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之際,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指導、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組織評審的首批濕地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在武漢發布。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包括湖北省公安縣檢察院督促保護洪湖濕地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等12個。(11月6日《檢察日報》)  

  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今年是我國加入《濕地公約》30周年,締約方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辦,體現國際社會對我國生態文明理念的肯定。《濕地保護法》已於今年6月1日起實施,開啓用法治方式為濕地保護修複工作保駕護航的新征程。本次典型案例的發布,彰顯中國在加強包括濕地保護在內的生態文明建設的自信自立自強,表明檢察機關充分履行檢察職能,督促、支持有關行政機關和社會組織通過公益訴訟等法治方式協同共治的決心。  

  濕地保護屬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是檢察公益訴訟的法定領域之一。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濕地司法保護的有益經驗不斷積累,形成了濕地保護的生動司法實踐。自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底,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67萬餘件;從辦案效果看,督促恢複被毀損的耕地、林地、濕地、草原約786萬畝,回收和清理各類垃圾、固體廢物4584萬餘噸,追償修複生態、治理環境費用93.5億元。  

  對各級檢察機關來說,應把典型案例作為辦案指引,充分履行濕地司法保護職能。這12個典型案例,是評審專家從參評案件的規範性、創新性、典型性、疑難複雜性及說理充分性五個角度出發,結合地域、流域、濕地類型、違法行為類型以及不同案件類型的特點進行綜合評審遴選出來的。“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各級檢察機關要精研這些典型案例,准確把握工作要求,提高適用法律和政策的能力,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領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