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老漂族志願者”以價值感助推認同感
http://www.CRNTT.com   2022-11-30 20:50:31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網評:“老漂族志願者”以價值感助推認同感

  來源:東方網 作者:楊朝清

  浙江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雲鷺灣社區,是一個“老漂族”占比超過40%的萬人社區。志願者們用自己的一技之長,開展垃圾分類督導、參與疫情防控服務、走訪慰問轄區孤寡老人和高齡老人、傳播慈孝文化………雖然他們平均年齡超過60歲,但把“第二故鄉”當成自己的家,在這片土地上發光發熱。(11月29日《寧波日報》)

  伴隨著社會流動的加速,不少年輕人遠離家鄉來到異鄉打拼,逐步在城市立足扎根。不論是來子女身邊養老,還是幫助子女照顧孫輩,“老漂族”不僅面臨語言不通、文化差異、不適應城市生活等困擾,也面臨如何“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現實考題。

  “老漂族”遠離了原有的社交圈子和熟人網絡,迫切需要實現與群體的交流和對社會的融入。從開設縮減文化差異的課程、舉辦百家宴和老漂文化節等活動,到組建太極拳隊、旗袍隊等興趣類社團,再到建立“老漂族”志願服務隊,“老漂族”逐漸實現從受助者到助人者、從客人到主人的角色轉變。
  
  面對“老漂族”,我們不能只看到老人之“老”,卻忽略和漠視“人”背後蘊藏的智慧和力量。激發“老漂族”的參與熱情、暢通“老漂族”的參與渠道、探索“老漂族”的參與機制,“老漂族”也是一個富礦,有待開發和利用。“老漂族”不僅不是包袱和累贅,反而可以在弘揚傳統文化、優化社區治理、增強鄰裡互動、培育社區共同體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老漂族志願者”既有助於通過“以老帶新”來促進新來的“老漂族”適應城市生活,也有助於讓每個“老漂族”的生活都更加豐富多彩、有滋有味。在“老有所養”得到基本保障下,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離不開老人們的自我救贖和報團取暖;“老漂族志願者”不僅做到了“漂有所屬”,也讓“老漂族”成為美好生活的參與者和建設者。

  在以血緣和倫理為核心的傳統家庭觀念的驅動下,許多不再年輕的父母跨越山水和地域來到兒女身邊,承擔起原本不屬於他們的重擔。“流動的中國”創造了無數的可能和機會,為年輕人提供了越來越廣闊的價值實現空間;為了實現團聚團圓,驅動著許多老人跟著兒女走 ,幫襯子女、幫忙哺育孫輩,這并非他們的角色義務,而是根源於他們對子女厚重的關愛與深沉的情感。

  面對這些可敬可愛的“老漂族”,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城市,都應該推動實現“此心安處是吾鄉”,讓“老漂族”身心愉悅,更有獲得感與幸福感。讓“老漂族”生活得更加美好,不僅需要營造老年友好型社會的外部環境,也需要“老漂族”激發自身潛能與活力,在志願服務、公益活動等方面“實現價值、發揮作用、贏得尊重”。當“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成為日常生活的主基調,“老漂族”才會對一個城市更有歸屬感和認同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