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虛擬世界的欺淩怎麼發現誰來治
http://www.CRNTT.com   2022-12-19 17:51:58


 

  網絡欺淩隱秘性強

  熟人傳播危害性大

  記者采訪發現,絕大多數的校園網絡欺淩起初都源自綫下矛盾,網絡成為報複或威脅對方的手段。

  裊裊被欺淩的經歷便是如此。

  一開始,她因為化淡妝在課堂上被老師點名批評,引得哄堂大笑,噓聲四起。下課後,她去老師辦公室交完作業回來,發現書本已經被人塗得亂七八糟。此後,她去洗手間也會被人指指點點,上課回答問題總會被同學恥笑,課間同學們開玩笑的“主人公”也是自己。還有人盯上了她的早飯錢,時不時向她“借錢”吃早飯。

  後來,這種欺淩延伸至網絡空間。只要裊裊在群裡說話,原本活躍的氣氛便瞬間降至冰點;只要她在某同學的朋友圈裡點贊或評論,馬上就會有多條評論出來冷嘲熱諷。

  裊裊憤怒過,卻發現無濟於事,反而讓施淩者更加有恃無恐。原本開朗的她從此變得沉默寡言,常常將自己反鎖在臥室絕食,有時還會用剪刀劃破手臂自殘,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被孤立只是網絡欺淩的一種。記者調查發現,有較多的校園網絡欺淩都是在熟人的社交圈子內展開,比如社交群、社交空間和朋友圈等,這樣的網絡欺淩對被欺淩者傷害更大。

  來自湖北省武漢市的高一學生李林前段時間被同學網暴了。他的社交賬號時不時被陌生同學申請加好友,一旦他通過,對方便發來諷刺的話。原來,是有人在校園群裡號召其他同學對其進行網暴,稱“沒事加了他噴一下,直接諷刺他就行,一會給你們免費加頭銜”。為了得到“頭銜”,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了這場“罵戰”。

  來自浙江省某縣城一高中生楊明已經遭受校園欺淩一年多時間了,因為害怕被欺淩,她已經很久沒有回學校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