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推進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22-12-24 08:39:56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電/擴大國內需求,提振市場信心,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十分必要。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併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落實穩字當頭要求,保交樓是緊要任務,有效化解風險是穩的基礎,向新模式轉換則為長遠之計。

  證券日報發表記者王麗新評論文章表示,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從三組數字可知其然:一是2021年新房銷售18萬億元,房地產占GDP的6.8%;二是房地產產業鏈條長,上下游相關行業有50多個,居住消費涉及面廣;三是預計“十四五”期間,全國平均每年新增住房建築面積超10億平方米,有足夠發展空間提供支撐。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城鎮化仍處於較快發展階段,穩定房地產業可帶動相關產業繁榮擴大內需。

  文章指出,一方面,要重視房地產業對於國民經濟和民生福祉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其中的風險,汲取教訓。要滿足剛性和改善性需求,修復市場信心,又要防止炒房者卷土重來,需要高超的政策藝術。

  房地產不可過度金融化,亦不宜妖魔化,應助其從需求端恢復生機。今年以來,各地已累計出台樓市新政超500次,但“因城施策”仍有優化空間。一方面,流動人口和城市自然新增人口將成為“剛需”主要動力源,要進一步精準施策滿足這類購房需求,比如適當鬆綁限售限購等;另一方面,住房改善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訴求之一,這是房地產發展的持續動能。集中在大城市的3億新市民,規模上接近中產及以上人群,潛力非常大,可在調降二套房首付比例、放鬆認房認貸、多子女家庭購房優惠等政策方面釋放改善需求,同時通過人地掛鈎實現供求平衡和價格穩定。

  文章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這一表述飽含新意,體現了保持優質頭部企業市場活力和引領力的意圖。要做到這一點,金融服務必須跟上。

  11月份以來,支持房企融資的信貸、債券、股權“三箭齊發”。截至目前,銀行給予房企的授信額度已超4萬億元,多家企業中期票據儲架式註冊發行額度合計超千億元,25家房企發布了股權融資計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