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多措並舉穩住就業基本盤
http://www.CRNTT.com   2023-01-10 11:25:21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據央視網報導,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支撐和關鍵環節。2022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提前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目標任務。在國內外環境複雜嚴峻的情況下,2023年的就業形勢如何?將採取哪些舉措來穩就業?又會怎樣幫助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對此,總台央視記者專訪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

  王曉萍告訴記者,去年以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保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就業主要指標運行平穩,其中重點群體就業基本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總體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高於上年。

  面對經濟增速放緩、疫情多發散發、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等多重因素衝擊,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主要的積極因素有:

  ——經濟恢復的基礎效應。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見效,經濟保持恢復態勢,產業持續升級發展,為就業增長提供堅實支撐。

  ——穩就業政策的對衝效應。減負穩崗政策力度加大,實施部分特困行業和困難企業階段性緩繳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政策,提高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政策,推廣企業吸納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直補快辦”模式,全力支持市場主體穩定崗位。截至2022年11月底,共緩繳養老、工傷、失業三項社會保險費1162億元,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和留工培訓補助資金743億元,支出就業補助資金903億元。

  ——創新創業的帶動效應。創業環境不斷優化,創業扶持政策持續完善,2022年三季度末創業擔保貸款餘額2694億元,同比增長14.8%。加強零工市場建設意見出台,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啟動,為靈活就業健康發展增添助力。

  ——重點群體就業的促進效應。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實施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畢業生就業水平總體穩定。出台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文件,就業服務、職業培訓、權益保障支持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保持穩定。對失業人員和困難人員持續開展就業援助“暖心活動”,推動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

  ——服務培訓的助力效應。推出“10+N”公共就業服務品牌,實現月月有招聘、服務不斷線,重點群體專項培訓深入推進,累計為各類市場主體和勞動者提供就業服務1億多人次,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超1600萬人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