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7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持續穩定的安全環境。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是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
光明網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文章表示,我們必須深入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維護經濟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抓好經濟安全,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能力,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
文章介紹,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成為形塑中國新時代新安全格局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總體國家安全觀涵蓋政治、軍事、國土、經濟、金融、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糧食、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人工智能、數據等諸多領域。其中,經濟安全是基礎。
在和平發展的當今時代,國與國之間的發展競爭突出表現為經濟競爭。不僅如此,經濟競爭也往往成為某些集團或國家利用資金、科技、能源、原材料等遏制競爭對手更快更好發展的工具。經濟競爭衍生經濟安全問題,關係國家發展大局,這就使得經濟安全在國家安全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日益凸顯。沒有經濟安全,不但經濟發展受阻,文化、教育、社會等領域的安全與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因此,維護經濟安全是國家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飛躍,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到18.5%,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強大的經濟實力為維護經濟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能力,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安全,經濟發展的安全性自主性有了明顯提升。
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局部衝突和動蕩頻發,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正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同時,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科技、糧食、能源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的安全與自主方面尚有一些短板弱項亟待解決,使推進高質量發展還面臨不少卡點瓶頸。因此,當前和今後較長時期,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經濟安全為基礎,持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築牢安全屏障。
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文章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發展與安全是辯證統一的,沒有發展,缺乏強大的物質基礎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就無從談起;同時,沒有安全,難以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已取得的發展成果也可能會喪失。面對當前和今後較長時期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必須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要安全,以發展不斷夯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物質基石。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先手棋,是鞏固經濟安全這一基礎的重要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