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央行收水勢添金融動蕩
http://www.CRNTT.com   2023-01-18 11:47:49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日本央行下一步舉動將牽動市場神經。作為全球最後一個仍然實施負利率的大型經濟體,日本央行距離退出寬鬆似乎祗有一步之遙。對於全球市場而言,這會是一個時代的告別。

  由於長期的負利率,日本居民持有大約3.5萬億美元的海外投資淨資產。貨幣政策的變動可能對這些海外資產帶來長期影響,這也可能帶來巨大的全球資產價格的波動。作為“安倍經濟學”的忠實擁躉,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任期將滿,未來的接任人選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有消息稱,下一任日本央行行長人選將在2月10日被提名,新行長的背景也將會被市場嚴格審視。如果說黑田東彥開創了日本超級寬鬆貨幣政策的新時代,那現在很可能是該說Sayonara(再見)了。

  行長換屆 關注幣策轉向

  自1991年以來,受房地產泡沫衝擊和人口高度老齡化影響,日本經歷了經濟低迷與結構轉型期。為擺脫通縮困境並刺激經濟增長,日本央行進行一系列探索與創新,大致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1991至2001年低利率階段走向零利率的階段、2001至2006年第一輪量化寬鬆的階段、2010至2013年第二輪量化寬鬆的階段、2013至2016年量化質化寬鬆QQE階段(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onetary Easing)以及2016年至今實施的“QQE+YCC+2%通脹目標”框架階段。2016年9月,在與通縮風險對抗近三十年後,日本央行在負利率(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下調至-0.1%)的基礎上,引入收益率曲線控制目標(Yield Curve Control,YCC)的QQE,並推出通脹超調承諾,由此新貨幣政策框架形成。

  貨幣政策框架的出發點就是貨幣政策目的是什麼。貨幣政策目標體系包括操作目標、中介目標以及最終目標,形成“操作目標─中介目標─最終目標”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