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8年站穩1.3萬億斤台階
http://www.CRNTT.com   2023-01-23 13:15:28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糧食產能基礎越來越牢。

  “耕地質量好,種糧有依靠。”正忙著給越冬小麥田管,江西遂川縣雩田鎮種糧大戶郭海生有底氣,“有了高標準農田,大型農機進出方便,一畝水稻連收帶運,只需300多元,去年畝均產量比以前高出80斤以上。”

  藏糧於地,耕地保數量、提質量,“飯碗田”更有勁。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2年底,全國已經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保障糧食產能在1萬億斤以上。新征程上,我國將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今年要繼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4500萬畝、改造提升3500萬畝,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

  藏糧於技,種田挑上“金扁擔”,糧食生產效率更高了。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今年,我國將加力推進技術裝備研發應用,針對急需的重大品種和技術,用好種業振興行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三大抓手,爭取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丘陵山區適用機械等短板技術能夠盡快突破。

  ——質量興農、品牌興農,以提質為導向,發展方式向綠。

  “這是咱的‘九月翡翠’,稻穗是橙紅色的,稻殼是黑色的,剝開以後,稻米是綠色的……”吉林省永吉縣一拉溪鎮九月豐家庭農場負責人肖建波很自豪,農場註冊了自己的品牌,口碑好,市場俏。

  投入品減量化,種植生態化,如今這裡已經形成稻米種植、觀光、研學、農旅、加工、銷售的三產融合產業新形態。農場採取“村企合作”形式,發展綠色水稻種植產業,春節前給當地脫貧戶分紅了20多萬元。“下一步,農場要堅持綠色生產,推進綠色加工,加快田間連車間,大米直接加工廠,讓種糧效益更有保障。”肖建波信心滿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